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太阳能烟囱冬季供暖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6 08:0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型的可再生能源,更是深受人们的青睐。若能将太阳能有效、高效地运用到暖通空调领域,建筑能耗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目前,太阳能主要应用在暖通空调的采暖、通风、空调制冷等领域。太阳能烟囱是太阳能利用技术之一,因其具有降低建筑能耗、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等优点而推荐用于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的设计中。本文介绍了太阳能烟囱在通风和供暖两种工况下的原理及流程,着重分析太阳能烟囱用于冬季供暖的两种运行模式的特点及性能,对两种运行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及计算,得出烟囱通风量与其高度、宽度、太阳辐射强度以及进出风口高度之间的关系。(1)在α=0.95,τ=0.85,Ai=Ao=0.1m2,烟囱高度为1~4m,烟囱宽度为1~4m,太阳辐射强度为200~400W/m2时,通风量随太阳辐射强度和烟囱高度、宽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进出风口宽度一定时,通风量随烟囱进出风口高度的增加先增加,到进出口高度达到0.3m时,通风量减小。在烟囱高度为3m,宽度为1m,房间的长、宽、高分别为3m、3m、3m时,对于开式全新风系统而言,选取烟囱进、出风口高度分别为0.1m、0.1m;对于闭式室内空气循环系统而言,选取烟囱进、出风口高度分别为0.1m、0.1m。(2)在此基础上,太阳能烟囱高为3m,宽为1m,深度为0.1m,烟囱进风口尺寸为1m×0.1m,烟囱出风口尺寸为1m×0.1m,分别对拉萨、武汉、西安三地区在以上两种供热运行模式下的情况进行了计算。固定烟囱结构尺寸,随着全天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计算得出:在拉萨,用闭式室内空气循环系统在上午11时到下午1时可满足室内供热需求,其他情况不满足。在西安,太阳能烟囱不能满足室内供热需求。在武汉地区,在上午10时和11时,可满足室内供热需求。(3)以竖直墙壁式太阳能烟囱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对影响太阳能烟囱的供热特性的烟囱结构参数进行了模拟优化,分别分析研究了在两种运行模式下对太阳能烟囱房间的温度场和速度场有影响的结构参数。研究表明,对于开式全新风系统,选取烟囱进风口高度为0.2m,出风口高度为0.1m,房间出风口高度为0.2m,烟囱深度为0.1m,对增强太阳能烟囱的供热性能有利。对于闭式室内空气循环系统,烟囱进风口高度为0.1m,出风口高度为0.1m,烟囱深度为0.1m,对增强太阳能烟囱的供热性能有利。在房间尺寸为3m×3m×3m,烟囱高度为3m,宽度为1m,深度为0.1m,进出口尺寸为0.1m2时,太阳辐射强度为300W/m2,闭式室内空气循环系统可用于冬季供暖,能满足室内供热需求。然而,在太阳辐射强度为200W/m2,闭式室内空气循环系统不可用于冬季供暖,不能满足室内供热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832;TK5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光明,王蕴;关于中、小型砖砌烟囱中心和坡度控制[J];安徽建筑;2000年01期

2 邵强;;烟囱高度计算方法[J];通风除尘;1983年01期

3 倪祝康;;关于小型锅炉烟囱设置一些问题的探讨[J];工业锅炉;1986年04期

4 殷第章;烟囱高度与火灾的关系[J];消防科技;1989年03期

5 石红;;导向窗在控爆拆除烟囱中的实践[J];爆破;1989年01期

6 朱燕;王曲电厂烟囱方案论证[J];山西电力技术;2000年02期

7 申振华;关于最佳烟囱形状的研究[J];节能技术;2001年05期

8 葛新石,叶宏;太阳烟囱发电系统及其固有的热力学不完善性分析[J];太阳能学报;2004年02期

9 董旭光;王栋成;张爱英;刘焕彬;王静;曹洁;;烟囱高度合理性论证技术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4期

10 杨佳财;王继民;孙白妮;;电厂烟囱高度确定的技术方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介超;程云飞;高景栋;全强;;烧结烟囱高度的环保要求[A];201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下)[C];2014年

2 颜东升;王鹰空;;300MW机组临时烟囱运行风险控制[A];第四届火电行业化学(环保)专业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周龙义;;增加高炉水渣烟囱高度能否节水的探讨[A];2012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下)[C];2012年

4 王天堂;陆士平;;玻璃钢在工业烟气排放烟囱的防腐蚀浅析[A];第十九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

本文编号:2666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66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0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