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植物沥青用作燃料油的提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2 02:35
【摘要】: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植物沥青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它具有绿色环保,来源广泛等特点,因此将其用作燃料可作为缓解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解决植物沥青用作燃料油的两大问题,其一,植物沥青钾离子含量过高;其二,解决植物沥青热值偏低、黏度大、含氧较高等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测定钾离子含量。分别采用干法消解和微波消解对植物沥青原料进行前处理,采用离子色谱法作为分析检测方法测定钾含量。合适的离子色谱条件为:柱温30℃,淋洗液浓度为1.7mmol/L HNO3,流量为0.9ml/min。在此检测条件下,干法消解和微波消解的RSD分别为2.73%和4.60%,回收率在97%~101%之间,说明两种前处理方法样品无挥发损失,测定结果准确,因此该方法可准确地测定钾含量。(2)脱除钾离子。甘油萃取法脱除钾离子。恒定搅拌速率时,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沥剂比(植物沥青/甘油)为5:1,搅拌时间10min,温度为100℃,静置沉降时间300min。一级钾离子脱除率达76.0%,经过三级错流萃取后脱钾率达92.3%。稀酸萃取法脱除钾离子,按酸碱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加入0.1mol/L稀硫酸能近乎完全地脱除钾离子。(3)熔融盐裂解植物沥青。选择Li2CO3-Na2CO3-K2CO3为基础熔盐体系,在自制反应釜中对植物沥青进行热裂解研究。通过分析气液固产物的产率及组分分布,得到最适宜的条件为:不通载气,温度540℃、进料速率1.4g/min,生物油产率为69.9wt.%,生物油中含烷烃(14.44%),烯烃(48.32%),芳香烃(9.14%)。含氧化合物占28.11%,主要为酮和酯。生物油相比植物沥青黏度大幅度降低、热值提高,金属含量较低,并且实现了汽油柴油组分联产,品质有很大的提升。气体产率为16.74%,气体产物中除CO2外,H2、CO、CH4、C2-4烃类都可以作为气体燃料。未加熔盐裂解得到的生物油酯类含量更高,气体产物中CO2含量更低,说明熔盐具有较好的脱羧脱酯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K6
【图文】:

液滴,电场,乳化剂,电脱盐


油加工行业普遍接受并广泛应用的电化学乳剂、温度、注水、混合强度等因素的综水分离的过程。要实现电脱盐,首先要打剂,破乳剂实际上也算是一种乳化剂,它中的乳化剂的表面活性更强、表面张力更固的吸附膜,将水分夺过来,形成新的、下进行油水分离。在外加电场下,分散相的水滴在作定向位移时,相互碰撞而合成和水的相对密度差愈大,温度愈高,原油

显微镜,沥青,植物,金电子


图 3-1 植物沥青显微镜图(放大 20 倍)ure 3-1 Microphotograph of vegatable pitch(20x magnific离子含量外所用到的仪器如表 3-2 所示。表 3-2 本章主要实验仪器Table 3-2 Apparatus used in experiments of this chapter名称 型号 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 DF-101S 河南增立电动搅拌器 JJ-1 金电子分析天平 XS205 金相显微镜 BX53M

钾离子含量,显微镜,图片


钾离子含量及脱钾率如图 3-4 所示。1:1 2:1 5:1 10:1 20:11.41.51.61.71.81.9K contentdepotassication rateRatioKcontent(mg/g)6668707274Depotassicationrate(%)图 3-4 沥剂比对萃取脱钾的影响Figure 3-4 Influence of different ratio to the depotassication of vegatable pitch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明;;国际燃料油市场[J];中国远洋海运;2018年06期

2 谢轶嵩;刘春蕾;郑新梅;;南京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概述[J];科技资讯;2018年20期

3 田明;;国际燃料油市场[J];中国远洋航务;2016年12期

4 王耀宁;;浅析燃料油市场发展现状[J];化工管理;2016年30期

5 国琛;;燃料油都去哪儿了[J];中国石化;2014年07期

6 田明;;述评 国际燃料油市场[J];中国远洋航务;2014年05期

7 田明;;述评 国际燃料油市场[J];中国远洋航务;2014年11期

8 王韶辉;;围猎燃料油的醉翁之意[J];新财经;2013年07期

9 董秀成;皮光林;;我国燃料油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13年08期

10 田广武;;船舶燃料油发展浅析[J];当代石油石化;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茜;王书平;孟繁君;;投机对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的影响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谷建平;尹勇;王建兵;;死后不同时间红细胞内钾离子含量分析[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余树楷;李斯琪;;国内船舶燃料油的硫化氢含量摸底及其总体品质评述[A];第四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穆浩;;节约和替代燃料油是解决我国资源供需矛盾的措施[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第十届学术年会热电专委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维德;;进口燃料油的成本控制与决策[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6 谷建平;尹勇;王建兵;;死后不同时间红细胞内钾离子含量分析[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一)——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0年

7 杨世坤;段培高;;超声波对微藻生物油性质的影响[A];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8 田启魁;吕兆林;张行;李瑞;;快速热解生物油萃取分离工艺基础研究[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杨司军;刘燕;杨运泉;;层化法制备MoS_2催化剂及其加氢脱氧性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助力两型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会议论文集(NCECM 2015)[C];2015年

10 韩明娟;万辉;王晓猛;管国锋;赵孔双;;用介电弛豫谱方法考察固载型离子液体萃取脱除燃料油中硫化物的动电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信达期货 臧加利 徐林;燃料油 短期振荡偏强运行[N];期货日报;2019年

2 前海期货 唐伟;燃料油面临回调压力[N];期货日报;2019年

3 特约记者 齐莉莉 通讯员 薛文刚;燃料油华北分公司:沥青年销量六破百万吨[N];中国石油报;2019年

4 黄李强 金石期货;基本面支持燃料油走高[N];期货日报;2019年

5 记者 王晶;燃料油公司关键业绩创历史最优[N];中国石油报;2018年

6 晓华;船舶燃料新规渐行渐近[N];中国石化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裴昱;30项自贸区经验推广 保税燃料油手续简化[N];中国经营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孙翔峰;上期所修订燃料油期货合约[N];中国证券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刘叶琳;上期所燃料油期货将迎新生[N];国际商报;2018年

10 记者 陈冬林;保税380燃料油期货合约7月16日挂牌[N];期货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龙;生物油氧化过程的ReaxFF MD模拟研究—动力学性质、反应机理及替代燃料构建[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年

2 姚金刚;生物油炭浆蒸汽催化气化制氢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3 张波;基于补氢/脱氧的玉米秸秆催化热解制油和油品提质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张明建;生物油温和精制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张琦;固体酸碱催化剂催化酯化改质提升生物油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王兆祥;生物油重整制氢/富氢合成气以及费托液体燃料的合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李金花;生物质直接脱氧液化产物生物石油的分析与精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8年

8 韩平;生物质连续热解挥发物分级冷凝特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9 杨续来;生物油的烯烃改性精制及应用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李宏伟;基于生物质转化制备生物油及生物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探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士奇;植物沥青用作燃料油的提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2 万莉敏;我国燃料油期货市场有效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姚晓伟;中国燃料油期货市场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4 陈光辉;A公司船舶燃料油成本控制策略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5 伍东林;辽河油田荣世公司燃料油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6 李雪松;大连市燃料油供给分析与相关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7 顾功;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8 刘娆;上海燃料油期货套利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刘作;燃料油期货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10 肖杰;SD公司燃料油贸易的战略管理和创新经营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51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751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9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