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光散射系统搭建及生物燃料表面张力研究
【学位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TK6
【部分图文】:
物性方程研究以及热力学理论发展,还是对于工业上高优化均有着重要意义。黏度表征着流体分子的输运特性设备的制造和运行成本。表面张力是重要的流体界面性及界面上的化学反应。因此本文研制了精确测量流体黏统装置,同时建立流体表面张力值的估算模型,为能源和理论研究。量方法现状简介存在气、液和固三种状态,除了气体和气体之间不能、液-固和固-固均能形成界面。下面以气液界面为例, 1-1 所示,界面相可描述为分子热运动激发的表面波
也称为吊板法,如图 1-3 所示,将干净的平板插入待测加砝码至天平平衡,根据平衡有:jc( l t) cos 平板与砝码的质量差;F 为浮力;l 和 t 为浸没在液体中液体较浅时忽略式中的浮力 F。如果液体与平板的浸-3)可以简化为:t) 平板的质量和几何尺寸的条件下,即可通过式(1-4)静态测量方法,优点在于不需要校正因子,精确控制实度。但吊板法仅适用于完全浸润情况,否则会导致测量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黏度/Pa s-1;y——速度梯度/s-1;为动力黏度,对于特定的牛顿流体,仅与状态参数有关而与可以作为基本的状态参数来确定物质的状态。对于非牛顿流。流体力学方程中将流体黏度 与密度 ρ 的比值定义为运动 / ,单位为 m2 s-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沈子威,齐娟,宋传琳,黄美珍;准弹性光散射测量机理及其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2 沈潮;宫明宣;田珂;李铁津;;光散射理论与技术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工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3 周亚栋,文永康,李征;钼酸铅单晶光散射现象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4 谢志民,宋凯绪,盛京,张丁浩;聚丙烯/尼龙1010的形态与性能[J];天津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5 曹麟祥,李德芬;用红外光散射技术测量精加工表面粗糙度参数Ra[J];航空学报;199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振森;;随机介质中光散射的分形结构[A];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暨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1年
2 林波海;;光散射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光散射会议会议指南[C];1981年
3 林波海;;光散射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8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跃;银和金纳米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及暗场光散射分析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谭克俊;180°后向光散射分析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D];西南大学;2006年
3 吴立航;光散射光谱法测定蛋白质和表面活性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奉萍;蛋白质和抗菌类药物在液/液界面吸附行为的全内反射光散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卜敏;血液细胞逼近模型及其光散射特征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超;光散射技术在高分子溶液特性参数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2 贾晓寒;光散射技术在检测溶液特性参数研究中的应用[D];中北大学;2017年
3 张恒洋;二维光散射视频中流动微球的检测与识别[D];山东大学;2017年
4 陆巍;界面光散射分析技术的开发及其在生化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永红;后向光散射分析技术开发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原芳;生物染色素与生物大分子受体体外作用的光散射表征及其分析应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建立;基于光散射的微粒检测[D];烟台大学;2009年
8 金岩;基于STK平台空间目标光散射特性仿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陈绍芬;生物大分子与环境生物微粒的光学信息解析及应用[D];西南大学;2006年
10 张苓;电动力学天平测量微米液滴粒径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25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82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