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生物柴油的非均相碱催化剂研究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TK6
【部分图文】:
224.6422.8606.9 1028.916002090.91.1.1.2生物柴油在美国的发展情况美国的生物柴油产业要比欧洲发展得晚。从图1.3中可以看出,2000年美国的生物柴油产量只有200万加仑(约合0.65万吨),但是最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到2008年,生物柴油产量达到了7亿加仑(约合230万吨)。 EStimstedUSBIOdieSG!ProdUCtion byFjsea!Year(Oetl一 SePt30)700,000,000600.000,000500000,000礴00
3.3.9.1负载量影晌从图3.7中可以看出,酷交换反应转化率随负载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负载量为35%时,达到最大酷交换转化率7937%,当负载量继续升高至45%时,转化率出现大幅下降。因为固体碱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与碱性密切相关,对照表3.3中碱性随负载量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酷交换转化率与碱量大小基本呈线性关系。 000on000甘 42653871︵岁︶卫生^ Loadingamount(%)图3.7催化荆负载量对醋交换反应产率的影响反应条件:醇油比12:1,催化剂用量3%
图3.8催化剂锻烧温度对醋交换反应产率的影响反应条件:醉油比12:1,催化剂用量3%,反应时间5小时,反应沮度甲醇沸点从图3.8中可以看出,80℃烘干和500℃锻烧催化剂具有最高的醋交换转化率。当温度从80℃逐渐上升至400℃,转化率逐渐下降,当温度升高至500℃,转化率升高,然后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转化率下降。结合表3.4中碱性随锻烧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转化率与碱性变化基本一致。3.3.9.3醇油比影晌如果按反应方程等量反应,1摩尔的菜籽油需要3摩尔的醇。在非均相催化反应中传质和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扩散是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过量的甲醇可以起到溶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世敏;张无敌;尹芳;;制备生物柴油所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节能技术;2007年06期
2 刘守庆;李雪梅;敖新宇;刘祥义;陈玉惠;;橡胶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0年05期
3 曹凤华;王晓红;陈阳;翟凤英;李晶;李冬柳;张阳;;芸芥生物柴油的研制及排放特性试验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4 侯献军;郝培;袁守利;李忠亮;;生物柴油的制取及其在柴油机上的应用[J];汽车科技;2008年02期
5 苏有勇;张无敌;戈振扬;施卫省;;循环气相酯化—酯交换—水蒸汽蒸馏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年05期
6 蔡新安;俞慧芳;邱祖民;潘玉;张吕珏昕;;潲水油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8年01期
7 柏杨;张立明;满瑞林;;酸离子液体在生物柴油酯交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朱孔秀;李玉林;;利用超临界技术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J];可再生能源;2007年03期
9 侯献军;袁守利;颜伏伍;彭辅明;;基于正交试验的生物柴油制取关键参数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0 段旭光;曾雷;周崇文;;生物柴油转化微分动力学模型研究[J];可再生能源;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平;基于非均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万涛;制备生物柴油的非均相碱催化剂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文振中;生物柴油制备的反应过程强化方法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学军;多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催化剂及反应过程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5 马鸿宾;固体碱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宋华民;生物柴油用固体催化剂制备试验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7 吴毅峰;大豆生物柴油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燃烧与碳烟排放特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琴;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新工艺及其高值化技术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法社;小桐子生物柴油的超临界两步法制备及其抗氧化耐低温性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10 朱磊;生物柴油发动机燃烧控制与排放特性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永茂;固体酸催化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2 龙涛;生物柴油的绿色制备工艺[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栩;粉煤灰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丹;生物柴油的制备[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5 张彬彬;氧化钙基固体碱的制备及其在合成生物柴油中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薛刚;女贞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徐元浩;生物柴油的实用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李广超;固体碱的制备及催化米糠油酯交换合成生物柴油[D];重庆大学;2009年
9 王红娜;气升式反应器两步法生产生物柴油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张寿鑫;黄连木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37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837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