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三种生物柴油的氧化降解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1 12:43
   石化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使得替代能源的研究越来越迫切。生物柴油清洁、可再生,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但生物柴油容易氧化,氧化后会出现黏度增加、过滤困难、生成沉淀物、造成油路堵塞、腐蚀引擎等问题,所以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是生物柴油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对生物柴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氧化剂的研制及影响、评定氧化稳定性的方法、氧化安定性改善方法等。氧化降解机理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期阶段,生物柴油中单个脂肪酸甲酯的氧化降解研究较少,机理不十分明确。研究人员根据生物柴油在内燃机中的应用,较多的关注到生物柴油引起的发动机油常规理化性质及性能变化,对单个脂肪酸甲酯氧化降解特性参数以及不同氧化深度生物柴油引起的质量参数变化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文以菜籽油生物柴油、大豆油生物柴油、小桐子油生物柴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下几项研究工作:1、制备了不同产地的菜籽油生物柴油、大豆油生物柴油、小桐子油生物柴油,使用GC-MS测定了生物柴油中主要脂肪酸甲酯组成及含量,对各种生物柴油进行FTIR红外光谱法比较分析;对生物柴油中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油酸甲酯、硬脂酸甲酯后氧化诱导期及热值的变化进行了研究。2、Rancimat方法氧化降解菜籽油生物柴油、大豆油生物柴油、小桐子油生物柴油;采用GC-MS内标法测定不同氧化时间下菜籽油生物柴油、大豆油生物柴油、小桐子油生物柴油中主要脂肪酸甲酯的含量变化;研究了生物柴油中单个脂肪酸甲酯的动力学参数(反应级数、速率常数、活化能)、氧化深度与热值的关系;以及红外光谱在特征峰1740 cm-1处发生的变化;并利用热重(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联用对小桐子油生物柴油进行了分析研究。3、使用Gaussian09模拟计算得到了生物柴油中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亚麻酸甲酯的母体分子、自由基分子优化结构模型,以及五种脂肪酸甲酯的碳氢键解离能;初步解释了生物柴油氧化降解机理。
【学位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TK6
【部分图文】:

红外光谱图,生物柴油,原料油,红外光谱图


性相对较小。因此,选择加拿大产地菜籽油生物柴油(RME)、巴西产地大豆??油生物柴油(SBME)和云南楚雄产地小桐子油生物柴油(JME)进行FT-IR分析。??三种原料油及对应的生物柴油的红外光谱对比分析如图3-1所示。分析??可知,原料油与其对应生物柴油的大部分主要官能团吸收峰基本一致:在??1740?cn^1附近为脂肪酸酯羰基伸缩振动的强吸收峰,在2845?cnT1和??2920cm—1分别为甲基、亚甲基中碳氢单键伸缩、反伸缩振动,3006?cm—1处为??C=C-H基团中的碳氢键伸缩振动吸收峰,722?cm—1附近为长链亚甲基摇摆振??动吸收、顺式C=C-H基团的碳氢弯曲振动吸收峰[6()]。??A??—_rl.?????A?Jatropha?curcas.L???*.—,????—J?l;?___ses^i-oil????-J'八A…….-A—??J?\hSBME??—???J\?W?Soybean?oil??ll??__z??JlklMl???A?f?V,?^-apeseed?oil??i?,?|?

红外光谱图,生物柴油,菜籽油,红外光谱图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豆油、小桐子油及其对应生物柴油对比红外光谱如图3-3、3-4所示,与油的FT-IR分析结果基本一样。GC-MS检测出试验中生物柴油主要的为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反式油酸甲酯、酸甲酯也表明原料油发生了甲酯化反应。??

红外光谱图,生物柴油,大豆油,红外光谱图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豆油、小桐子油及其对应生物柴油对比红外光谱如图3-3、3-4所示,与油的FT-IR分析结果基本一样。GC-MS检测出试验中生物柴油主要的为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反式油酸甲酯、酸甲酯也表明原料油发生了甲酯化反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向红;王乐乐;聂勇;计建炳;;大豆油基生物柴油氧化动力学方程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6年05期

2 陈玲红;陈祥;吴建;武燕燕;周昊;邱坤赞;岑可法;;基于热重-红外-质谱联用技术定量分析燃煤气体产物[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05期

3 林海;关剑锋;毛容妹;余建龙;李丹;李展江;;全二维气相色谱法测定柴油和生物柴油混合燃料中7种脂肪酸甲酯含量[J];现代化工;2016年02期

4 王学春;方建华;陈波水;陈尔余;贾贤补;;基于热重分析法的亚油酸甲酯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6年01期

5 石赛南;金邻豫;裴瑞敏;刘春亚;乔聪震;;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成分分析[J];化学研究;2016年01期

6 张骊;;生物柴油工业化生产技术比较[J];中国油脂;2015年09期

7 苏成帅;李法社;李明;杨学毅;包桂蓉;王华;杜威;;10种抗氧化剂在生物柴油中的抗氧化和油溶性能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5年05期

8 王学春;方建华;闫忠意;夏迪;;生物柴油氧化降解与动力学分析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节能技术;2015年01期

9 吴明明;张卫波;;三种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GC/MS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10 霍梦佳;牛胜利;路春美;刘梦琪;李辉;;生物柴油热解的TG-FTIR联用研究及动力学参数计算[J];化工进展;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法社;小桐子生物柴油的超临界两步法制备及其抗氧化耐低温性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何利娜;生物柴油油品对柴油机排放特性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2 孟兴凯;不同生物柴油理化特性及其对车用材料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刘小宁;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赵桂丽;不同碳源及培养方法对栅藻生产油脂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5 周敏娜;维生素类清除自由基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寿鑫;黄连木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7 王渤洋;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用于生物柴油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65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865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6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