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生物质炉具现场测试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减排效果评估

发布时间:2021-06-24 02:56
  目前对于生物质成型燃料替代散煤减排效果的现场评估还非常缺乏,且均为基于短时间测试方法,无法反映炉具全天实际排放情况。该研究以黑龙江省某生物质成型燃料及配套炉具推广示范村为例,采用全天24 h实地测试的方法,研究了该地区的燃煤炉具以及推广的自动进料和手动进料生物质炉具的污染排放情况。结果表明:自动/手动进料生物质炉具相比燃煤炉具的PM2.5、CO、SO2排放因子分别降低41.2%、54.3%、40.0%和35.3%、22.1%、20.0%,NOx的排放因子没有降低。对不同取暖方式的户均排放总量核算发现:自动/手动进料生物质炉具排放的PM2.5、CO、SO2分别减排39.79%、52.77%、41.35%和33.41%、19.38%、27.01%;NOx分别升高46.14%和6.69%。此外,调研发现经济性和便利性是生物质炉具推广的重要影响因素。 

【文章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2020,36(1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生物质炉具现场测试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减排效果评估


当地居民使用的炉具及燃料

炉具,大气污染物


炉具全天的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有助于得到用户的炉具操作习惯以及各个阶段下的烟气排放规律。燃煤炉具和自动进料生物质炉具实时PM2.5、CO、CO2、SO2和NOx排放浓度测试数据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图3 自动进料生物质炉具CO2和大气污染物实时排放特征

炉具,大气污染物,生物质,进料


图2 燃煤炉具CO2和大气污染物实时排放特征由图2可以看出,当地居民每天点火2次,一般发生在晚间睡觉前(16:00-20:00)和早晨起床后(9:00-11:00),调研发现80%的农户取暖习惯都属于这种模式。点火初期,炉膛温度较低,燃料主要处于加热和部分热解阶段,此时挥发分析出速度快,排放的CO、PM2.5、SO2、NOx浓度较高;随着挥发分慢慢析出,进入焦炭燃烧阶段,各污染物排放处于稳定较低的水平。在加煤阶段,由于炉膛内供氧不足,燃烧不完全,CO和PM2.5的排放浓度上升,随着新鲜燃料中挥发分的不断析出,炉膛温度逐渐升高,CO排放降低,NOx和SO2的排放出现峰值。在自然熄火过程中,CO排放浓度首先出现小幅度回升,随后下降,PM2.5、SO2、NOx和CO2的排放浓度也开始逐渐下降。燃煤炉具的排放特征与Li等[32]的研究一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便携式民用炉具污染排放现场测试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张有,张道明,刘亚非,刘广青,陈晓夫,薛春瑜.  可再生能源. 2019(12)
[2]北京市朝阳区城乡过渡带冬季采暖燃煤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估算[J]. 刘茜,李泓,曹磊,肖劲岩,冯阳,夏梁芝.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04)
[3]我国民用燃煤一次颗粒物的减排潜力研究[J]. 李庆,段雷,蒋靖坤,王书肖,郝吉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16)
[4]浅谈低氮燃烧技术及其改造方法[J]. 吴凤玲,刘民,江辉,赵修华,吴晓烽.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23)
[5]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分析[J]. 刘晓英,张伟豪,肖潇,陈晓夫,刘广青.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S1)
[6]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设备的研究进展[J]. 罗娟,侯书林,赵立欣,田宜水,孟海波.  可再生能源. 2009(06)
[7]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 田宜水.  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2009(03)

硕士论文
[1]民用采暖炉具性能及污染减排效果评估分析[D]. 刘亚非.北京化工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246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246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6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