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型双流道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扰流板结构优化
发布时间:2021-06-25 03:05
构建了平板型双流道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提出了安装开孔型扰流板的结构优化方案,将该方案与安装平面无孔式扰流板及无扰流板集热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安装平面无孔式扰流板后,集热器背部区域会形成局部空气流动死区,而安装开孔型扰流板可以破坏和抑制流动死区的形成,从而提高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和热性能.相比未安装扰流板的原始模型,安装扰流板后集热效率由53.4%增加到67.9%.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9,53(1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物理模型及实验测试
1.1 集热器物理模型
1.2 实验测试系统
2 集热器数学建模
2.1 能量平衡方程
2.2 数值模拟方法
2.3 集热器性能评价指标
3 集热器性能分析
3.1 模拟结果实验验证
3.2 集热器模拟分析
4 集热器结构优化
4.1 加装平面无孔式扰流板
4.2 加装开孔型扰流板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蛇形双流道平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设计与试验[J]. 李晓琳,庄卫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7(04)
[2]平板型双流道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研究[J]. 王林军,高章维,张东,刘伟. 太阳能学报. 2016(10)
[3]扰流板数量对集热器集热效率的模拟研究[J]. 钱珊珠,赵宇航.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09)
[4]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吸热板结构优化及其数值模拟[J]. 程友良,杨国宁,王月坤. 可再生能源. 2016(07)
[5]平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数值模拟研究[J]. 贾胜辉. 建筑科学. 2015(02)
[6]扰流板型太阳能平板空气集热器集热性能[J]. 夏佰林,赵东亮,代彦军,李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1(06)
[7]平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流道改进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J]. 丁刚,左然,张旭鹏,王坤. 可再生能源. 2011(02)
本文编号:3248362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9,53(1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物理模型及实验测试
1.1 集热器物理模型
1.2 实验测试系统
2 集热器数学建模
2.1 能量平衡方程
2.2 数值模拟方法
2.3 集热器性能评价指标
3 集热器性能分析
3.1 模拟结果实验验证
3.2 集热器模拟分析
4 集热器结构优化
4.1 加装平面无孔式扰流板
4.2 加装开孔型扰流板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蛇形双流道平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设计与试验[J]. 李晓琳,庄卫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7(04)
[2]平板型双流道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研究[J]. 王林军,高章维,张东,刘伟. 太阳能学报. 2016(10)
[3]扰流板数量对集热器集热效率的模拟研究[J]. 钱珊珠,赵宇航.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09)
[4]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吸热板结构优化及其数值模拟[J]. 程友良,杨国宁,王月坤. 可再生能源. 2016(07)
[5]平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数值模拟研究[J]. 贾胜辉. 建筑科学. 2015(02)
[6]扰流板型太阳能平板空气集热器集热性能[J]. 夏佰林,赵东亮,代彦军,李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1(06)
[7]平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流道改进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J]. 丁刚,左然,张旭鹏,王坤. 可再生能源. 2011(02)
本文编号:3248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24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