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技术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11-07 04:47
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技术是生物质资源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技术的原理,进行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的实际应用,研究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说明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是生物质高效和经济的应用途径之一。
【文章来源】:能源研究与利用. 2019,(05)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生物质气化工艺流程图
??烧器系统,以燃烧生物质燃气产生锅炉蒸汽。2.2生物质气耦合燃煤发电技术的提出生物质原料经过气化系统转化成燃气后与煤粉在锅炉中耦合燃烧发电,耦合燃烧发电发展潜力巨大,生物质气与煤耦合燃烧充分地利用了现有燃煤发电厂的设备,仅需对生物质燃料部分进行适度的投资,生物质燃气耦合燃烧在现阶段是一种低成本、低风险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9];充分利用现有分散各地的燃煤发电厂,不仅能够就近取材,降低原材料成本,而且适应生物质分布分散、季节性的特点[10],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技术原理如图3所示。图2固定床气化炉工作原理图3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技术原理J节能科技IENENGKEJI48能源研究与利用ENERGYRESEARCH&UTILIZATION·2019年第5期
改,增加燃气燃烧器系统,以燃烧生物质燃气产生锅炉蒸汽。2.2生物质气耦合燃煤发电技术的提出生物质原料经过气化系统转化成燃气后与煤粉在锅炉中耦合燃烧发电,耦合燃烧发电发展潜力巨大,生物质气与煤耦合燃烧充分地利用了现有燃煤发电厂的设备,仅需对生物质燃料部分进行适度的投资,生物质燃气耦合燃烧在现阶段是一种低成本、低风险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9];充分利用现有分散各地的燃煤发电厂,不仅能够就近取材,降低原材料成本,而且适应生物质分布分散、季节性的特点[10],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技术原理如图3所示。图2固定床气化炉工作原理图3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技术原理J节能科技IENENGKEJI48能源研究与利用ENERGYRESEARCH&UTILIZATION·2019年第5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应用研究[J]. 曾国揆,余东波. 节能与环保. 2014(05)
[2]浅谈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及应用潜力[J]. 甄恩明,蔡正达,王文红. 云南电力技术. 2012(02)
[3]生物质气化技术原理及应用分析[J]. 郑昀,邵岩,李斌. 区域供热. 2010(03)
[4]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思考[J]. 吴创之,周肇秋,阴秀丽,易维明. 农业机械学报. 2009(01)
[5]生物质发电技术分析比较[J]. 吴创之,周肇秋,马隆龙,阴秀丽. 可再生能源. 2008(03)
[6]生物质气化发电燃气焦油脱除方法的探讨[J]. 韩璞,李大中,刘晓伟. 可再生能源. 2008(01)
[7]生物质能发电技术[J]. 漆其鸣,陈子安,陶邦彦. 发电设备. 2007(01)
[8]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1) 气化发电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J]. 吴创之. 可再生能源. 2003(01)
硕士论文
[1]生物质气化与混燃过程研究[D]. 黄明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011
[2]生物质气化焦油脱除方法及优化研究[D]. 刘晓伟.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
本文编号:3481192
【文章来源】:能源研究与利用. 2019,(05)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生物质气化工艺流程图
??烧器系统,以燃烧生物质燃气产生锅炉蒸汽。2.2生物质气耦合燃煤发电技术的提出生物质原料经过气化系统转化成燃气后与煤粉在锅炉中耦合燃烧发电,耦合燃烧发电发展潜力巨大,生物质气与煤耦合燃烧充分地利用了现有燃煤发电厂的设备,仅需对生物质燃料部分进行适度的投资,生物质燃气耦合燃烧在现阶段是一种低成本、低风险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9];充分利用现有分散各地的燃煤发电厂,不仅能够就近取材,降低原材料成本,而且适应生物质分布分散、季节性的特点[10],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技术原理如图3所示。图2固定床气化炉工作原理图3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技术原理J节能科技IENENGKEJI48能源研究与利用ENERGYRESEARCH&UTILIZATION·2019年第5期
改,增加燃气燃烧器系统,以燃烧生物质燃气产生锅炉蒸汽。2.2生物质气耦合燃煤发电技术的提出生物质原料经过气化系统转化成燃气后与煤粉在锅炉中耦合燃烧发电,耦合燃烧发电发展潜力巨大,生物质气与煤耦合燃烧充分地利用了现有燃煤发电厂的设备,仅需对生物质燃料部分进行适度的投资,生物质燃气耦合燃烧在现阶段是一种低成本、低风险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9];充分利用现有分散各地的燃煤发电厂,不仅能够就近取材,降低原材料成本,而且适应生物质分布分散、季节性的特点[10],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技术原理如图3所示。图2固定床气化炉工作原理图3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技术原理J节能科技IENENGKEJI48能源研究与利用ENERGYRESEARCH&UTILIZATION·2019年第5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应用研究[J]. 曾国揆,余东波. 节能与环保. 2014(05)
[2]浅谈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及应用潜力[J]. 甄恩明,蔡正达,王文红. 云南电力技术. 2012(02)
[3]生物质气化技术原理及应用分析[J]. 郑昀,邵岩,李斌. 区域供热. 2010(03)
[4]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思考[J]. 吴创之,周肇秋,阴秀丽,易维明. 农业机械学报. 2009(01)
[5]生物质发电技术分析比较[J]. 吴创之,周肇秋,马隆龙,阴秀丽. 可再生能源. 2008(03)
[6]生物质气化发电燃气焦油脱除方法的探讨[J]. 韩璞,李大中,刘晓伟. 可再生能源. 2008(01)
[7]生物质能发电技术[J]. 漆其鸣,陈子安,陶邦彦. 发电设备. 2007(01)
[8]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1) 气化发电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J]. 吴创之. 可再生能源. 2003(01)
硕士论文
[1]生物质气化与混燃过程研究[D]. 黄明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011
[2]生物质气化焦油脱除方法及优化研究[D]. 刘晓伟.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
本文编号:3481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48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