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环境下的系统可靠性理论
发布时间:2020-05-02 15:55
【摘要】: 本文首先研究了模糊不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将系统的寿命看作模糊变量.分别用系统可靠度和平均寿命作为衡量模糊不可修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数量指标,其中系统可靠度定义为系统在t时刻正常工作的可信性,平均寿命定义为模糊不可修系统寿命的期望值.基于这两种数量指标,建立了模糊不可修系统的基本模型,包括模糊串联系统、模糊并联系统、模糊串—并联系统、模糊并—串联系统以及模糊冷贮备系统,并分别对每种情况下的模糊不可修系统进行分析,给出了可靠度和平均寿命的具体表达式. 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系统的寿命可能具有随机和模糊双重不确定性,本文进一步考虑不可修系统的寿命为随机模糊变量的情形.仍用可靠度和平均寿命作为衡量随机模糊不可修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数量指标,将系统可靠度定义为可修系统在t时刻正常工作的平均机会,平均寿命定义为随机模糊不可修系统寿命的期望值.相应地,也建立了随机模糊不可修系统的基本模型,包括随机模糊串联系统、随机模糊并联系统、随机模糊串—并联系统、随机模糊并—串联系统以及随机模糊冷贮备系统,且分别对各个随机模糊不可修系统基本模型进行分析,给出了可靠度和平均寿命的具体表达式.此外,本文也对随机模糊可修串联系统进行了分析,将系统稳态可用度作为衡量随机模糊可修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数量指标,定义为系统长期运行下,系统正常工作的平均机会.在串联系统各部件和相应的维修时间服从随机模糊指数分布的情况下,给出了该串联系统的稳态可用度. 最后,本文定义了随机模糊冲击模型以及随机模糊致命冲击模型,并由随机模糊致命冲击模型导出了随机模糊二维指数分布,给出了该随机模糊二维指数分布的基本定理.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N945.17
本文编号:2647234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N945.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应辉,刘燕;修理延迟的两个不同型部件冷贮备系统[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蔡开元,文传源;系统可靠性中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英文)[J];航空学报;1990年01期
3 蔡开元,李赞,李沛琼;ACT验证机FBW系统的率模可靠性分析[J];航空学报;1992年10期
4 蔡开元,文传源,张明廉;模糊可靠性理论中的基本概念[J];航空学报;1993年07期
5 蔡开元;文传源;;关于系统可靠性中的瞬时故障的若干考虑[J];自动化学报;1990年04期
6 王金亭,曹晋华;离散时间下马氏可修系统剩余寿命的极限分布(英文)[J];运筹学学报;2002年02期
7 曹晋华;;修理设备可更换的Gnedenko系统可靠性分析[J];应用概率统计;1989年03期
8 何宗福;程侃;;关联系统可靠度界的Barlow-Proschan猜想[J];应用概率统计;1990年03期
9 程侃;何宗福;;寿命分布类研究[J];应用概率统计;1992年01期
10 程侃,曹晋华;两部件并行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应用数学学报;1978年04期
,本文编号:2647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2647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