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系统学论文 >

社会标注行为动力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05:57
【摘要】:近年来,以Web2.0理念为基础、方便互联网资源共享的社会标签系统如Delicious、 Flickr、 CiteUlike等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互联网的繁荣,并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关于社会标签系统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关于其内在标注机制的探讨。目前,关于社会标签系统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宏观标签分布整体规律性的探讨,较多的关注于应用层面,而在理论层面对社会标签系统众多特性出现及演化现象的内在机制的探索还较为薄弱。 对此,本文从社会标签系统的用户个体标注行为出发,提出了一个用户标注行为模型;并基于Agent建模仿真的思想,编码实现该模型并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从而对社会标签系统的内在标注机制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进而,本文又探讨了现有社会标签系统诸多缺陷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本文把所探讨的合理标签机制应用于一个在线科技合作社区的标签系统开发;一方面通过这一应用系统初步验证所探讨的社会标签机制,另一方面也为相关的标签系统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论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从用户个体的标注行为出发,以改进的标签信息价值模型和优先连接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用户个人资源组织与检索需求和用户所在社区群体已有的标签选择行为对其标签标注行为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个合理的用户标注行为模型。 第二,基于Agent建模仿真的思想,在JUNG平台上,编码实现并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型的合理性,为社会标签系统提供了一种合理的内在标注机制解释。同时,结合该模型机制下对于社会标签系统演化过程的分析,探讨了现有社会标签系统的诸多标签分布缺陷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优化建议。 第三,在模型仿真程序对于社会标签系统优化建议的指导下,本文探讨了如何为在线科技合作社区构建一个高效的社会标签系统,提出了社会标签系统的具体设计思路,并在在线科技合作社区计算机支持系统整体框架下,基于SpaceBuilder平台上实现了该社会标签系统原型。 本文提出的基于用户标注行为的社会标签系统的内在标注机制,能够合理的解释现有社会标签系统的标签分布及其他特性出现的原因,为其内在标注机制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基于该机制下对现有社会标签系统缺陷出现原因的分析探讨及其提出的相应的实践指导建议,为在线社区的社会标签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指导,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N9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朱晓晨;高飞;;协作标签系统中的信息检索问题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13期

2 韩敏;唐常杰;段磊;李川;巩杰;;基于TF-IDF相似度的标签聚类方法[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0年03期

3 夏昊翔;于辉;张祖俭;宣照国;;在线科技合作社区的一个计算机支持系统[J];科研管理;2012年07期

4 吴思竹;;社会标注系统中标签推荐方法研究进展[J];图书馆杂志;2010年03期

5 翟爽;宋文;;社会标签进展研究概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20期

6 宣云干;朱庆华;;基于LSA的社会化标注系统标签语义检索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04期

7 钟青燕;苏一丹;梁胜勇;;基于层次聚类和语义的标签推荐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36期

8 苗东升;复杂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年04期

9 裴伟东;夏玮;王全来;赵子平;马希荣;;一类三角形结构动态复杂网络演化模型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梅放;林鸿飞;;基于社会化标签的移动音乐检索[A];第五届全国信息检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靳延安;社会标签推荐技术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炳土;基于Web 2.0的Tag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09年

2 焦宪_";可编辑语义的语义网标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9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2659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c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