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系统学论文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疆热电行业碳排放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4 18:32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地球环境恶化问题,已经日益严重,人们也愈加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低碳”也因此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新疆热电行业碳排放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思想和理论,建立碳排放系统模型,仿真预测新疆热电行业未来的碳排放量,对新疆热电行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价值。首先,本文在剖析新疆热电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广泛收集相关数据与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碳排放核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全面分析新疆热电行业碳排放系统的影响因素。通过整理相关资料中的历史数据,估算出新疆热电行业在2015年的碳排放量约为2.15亿吨。其次,根据系统动力学建模原则,对新疆热电行业碳排放系统进行系统和结构分析,将该系统分为能源、科技、政策和环境四个子系统。在Vensim软件中绘制系统因果关系图和流程图,定义各个变量,输入方程式函数,完成模型的搭建,测试后运行仿真,得到了新疆热电行业2007-2030年碳排放的模拟数据。结果显示:新疆热电行业碳排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2020年达到排放峰值3.11亿吨左右;随后至2030年碳排放量会逐渐降低,但依然保持在3亿吨左右。最后,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设定标准、低碳和超低碳三种情景,调整主要的变量目标参数,对新疆热电行业碳排放的变化进行情景模拟。结果表明:虽然超低碳情景下碳排放远低于其他情景,但由于生产成本和社会发展的限制,低碳情景反而更加适用于现阶段的新疆热电行业。
【图文】:

反馈回路,新疆大学,回路,硕士学位论文


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应该包含单元、信息和运动三部分。三结构——一阶反馈回路。回路中的状和信息对应[29](如图 2-1)。若干的反系统的总功能。回路越多,系统越复

分析系统,步骤


图 2-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1)分析系统。根据客户的需求,明确主要问题,整理收集系统的状况和相关数据;由主要矛盾,确定变量的因果关系;画定系统界限,划分研究范围。(2)解析结构。通过对信息的处理,研究系统的整体性和层次性,从而划分系统层次和子系统;确定变量类别及相互关系,,描述相应的回路,画出因果关系图。(3)建立模型。搭建系统流程图,明确各变量间的数量关系,设计各方程式的表达函数,估计各类参数约束,给所有方程与表函数赋值,建立结构模型。(4)计算机仿真。模拟运行已经建立的模型,发现并分析问题,不断调整和修正相关参数,使模型达到最优状态。(5)模型检验与评估。对模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检验。主要包括参数检验、方程式检验、单位检验、灵敏度检验等。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426.61;N94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丽娜;时希杰;;能源密集型区域碳排放演进规律与特征分析——以山西为例[J];中国能源;2018年10期

2 李富佳;;区际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8年10期

3 周莹莹;李美tb;郑锦;徐亚茹;;江苏省工业行业区域碳排放测度——基于37个细分工业行业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年08期

4 丁仕伟;;中国“一带一路”区域碳排放效率研究[J];时代金融;2018年09期

5 樊鑫淼;;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经济后果研究[J];今日财富;2018年10期

6 柴麒敏;傅莎;郑晓奇;赵旭晨;徐华清;;中国重点部门和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及政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12期

7 辛玲;付志刚;刘莹;;我国碳排放区域差异及成因分析——基于空间统计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年19期

8 余晓泓;詹夏颜;;基于收益原则的碳排放转移及中国碳排放责任研究[J];资源科学;2018年01期

9 曲建升;刘莉娜;曾静静;张志强;裴惠娟;董利苹;廖琴;;基于入户调查数据的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评估[J];科学通报;2018年Z1期

10 王凯;夏莉惠;陈勤昌;刘浩龙;;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J];环境科学研究;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中林;李金雷;;基于个体为本模型的中国碳排放核算模型构建[A];科技进步与体制改革暨《科技进步与对策》创刊30周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刘占成;王安建;于汶加;李铭;;中国区域碳排放研究[A];《地球学报》“矿产资源需求理论、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专辑[C];2010年

3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4 张艳;秦耀辰;;我国城市居民直接能耗的碳排放类型及影响因素[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泓波;李家启;谢宏佐;;试论应对气候壁垒的企业碳排放核算体系[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彩平;肖序;;碳排放权初始会计确认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白玲;林靖s

本文编号:2663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2663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6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