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系统学论文 >

成效导向系统工程方法与应用初探

发布时间:2020-08-28 04:58
【摘要】: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时期,正在进行史无前例、规模空前的工程建设,而系统工程并未随着工程建设大潮而蓬勃发展,未能完全满足工程时代的需要。本研究针对一直以来系统工程重“系统”轻“工程”的现象,从成效导向出发,力图在其工程性的一面有所增强。具体来讲,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进行“规律/规则”的界定 基于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对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进行明确划界,认为系统科学的本质是规律,而系统工程的本质是规则,二者有着不同的哲学预设、思维方式、内在要求及适用范围,从而确立了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相平行发展的地位,同时也为成效导向系统工程(Results-oriented Systems Engineering,ROSE)提供立论依据; (2)确立了ROSE方法论 将ROSE界定为工程范畴,突出其工程性,推演出ROSE的四项基本原理,分别是成效性原理、精益性原理、集成性原理和实践性原理;从系统认知和系统实践两个层面阐述ROSE的逻辑过程,即成效导向下的逆向回溯OPI过程(Output→Process→Input);认为ROSE不仅需要系统思维,更需要工程思维。在系统认知层面,主要是系统思维,而在系统实践层面,则应借重工程思维; (3)初步构建起ROSE范畴系统 基于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应二元并立、平行发展的考虑,ROSE理论体系的构建自然不能完全沿袭系统科学的概念和范畴。初步探索建立ROSE的范畴系统,将其分为实体性范畴、过程性范畴、特征性范畴3大类,具体包括价值与成效、见机与造势、创新与重用等12组21项; (4)尝试提炼ROSE实践法则 遵循工程界“原则应当从经验中来,并且在得到整理和评述之前就被直接地把握”这一规律,归纳提炼出限边界法则、零方案法则、起点非零法则、抓大放小法则、定性统摄法则、隐性主导法则等16项实践法则; (5)探索“从要素行为到系统结构”的逆向系统分析 “根据输出结果逆推系统结构”是ROSE逆向回溯OPI过程的首要问题之一。通过整合灰色关联分析与解释结构模型,提出GRA-based ISM算法。初步探索出在不具备统观全局的视野时,以要素行为数据(输出结果)来反推系统的整体结构,即“从要素行为到系统结构”的定量计算方法; (6)探索系统集成中的结合部管理模式 在ROSE逆向回溯OPI过程中,系统集成是继系统分析之后的又一重要环节,而结合部则是系统集成之关键所在。摆脱传统研究方法中将注意力集中于系统内部属性之上的思维定势,以系统之间的“关系”(即结合部)为研究中心。从系统和体系(System of Systems,SOS)两个视角对结合部进行剖析,认为结合部应该归为体系,体系不可预见的涌现性是结合部管理复杂性的起源。鉴于结合部所具有的体系特性,提出结合部应该通过交互和演化来建立、运行和管理,而不是先设计后开发。为此,提出了结合部3E×3P管理矩阵模型。 总之,ROSE是系统工程的派生类,旨在从成效导向出发,突出工程性的一面,强调系统工程理论方法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务实性与可操作性,是对系统工程理论方法“接着说”而不是“照着说”(冯友兰语)的一次尝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N9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章豹;;论工程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9期

2 李永胜;;工程演化论的研究内容、范畴、方法与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8期

3 项小军;;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8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宏波;;关于工程哲学的几个问题[A];2003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宏波;;简论工程哲学的基本问题[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蔡乾和;;生物学隐喻引入工程哲学研究的合理性[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安维复;;工程哲学何以可能?[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5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近年工作回顾及概述[A];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历史回顾与工作概述——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一[C];2006年

6 张志永;颜玲;;工程哲学新论研究纲要[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7 殷瑞钰;;关于工程与工程哲学的若干认识[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8 李宏伟;;工程哲学的实践概念内涵[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9 陈文化;朱灏;;“全面科技观”与工程哲学的基本门类构成[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10 傅志寰;;研究工程哲学,指导工程建设[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卢家兴;工程哲学开拓学术新大陆[N];大众科技报;2004年

2 殷瑞钰;工程与工程哲学[N];学习时报;2004年

3 傅志寰;研究工程哲学,指导工程建设[N];学习时报;2004年

4 杜祥琬;工程师要研究和运用工程哲学[N];光明日报;2004年

5 李伯聪;目的论:工程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N];学习时报;2004年

6 朱 训;国家建设需要工程哲学[N];学习时报;2005年

7 张蕾;我国不断加强工程哲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7年

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 李伯聪;在东方和西方同时起飞[N];光明日报;2007年

9 赵建军;提高工程师的哲学思维水平[N];学习时报;2004年

10 陶春;深入开展对工程哲学的研究[N];学习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艾新波;成效导向系统工程方法与应用初探[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剑;基于工程哲学的总图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凌珊珊;社会工程哲学的理论框架初探[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淑丽;工程哲学视野中的城市规划思想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侯春媛;学科史视野中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程秋君;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的界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6 孟凡芹;论工程[D];吉林大学;2005年

7 颜玲;工程哲学体系的建构[D];南昌大学;2005年

8 王勇;三门峡水利工程的决策分析及其哲学反思[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9 陈凡;论经济领域中的工程哲学问题[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10 杨娟;论文化领域中的工程哲学问题[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07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2807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f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