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贵州石漠化区布依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适宜度

发布时间:2021-03-29 14:22
  为了解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对石漠化及地形地貌的适应性,采用德尔菲法、综合权重法确定了石漠化区布依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并收集指标数据和确定人居环境适宜度值与阈值,综合分析了人居环境适宜度.结果表明:10%的布依族传统村落位于强度与极强度石漠化区,且有择优环境的传统;人居环境适宜度指标体系由经济、历史文化、生态、社会、建筑环境适宜度5个一级指标及26个二级指标组成,该指标体系对喀斯特区村落均适宜;总体上,综合环境适宜度值(2.81~3.77)与经济(0.77~1.17)、历史文化(0.39~0.50)、生态(0.83~1.07)、社会环境(0.38~0.53)适宜度值随石漠化强度递增而递减,而建筑(0.43~0.51)则无显著变化,石漠化对经济、历史文化、生态和社会环境影响深远且有协同关系;人居环境适宜度阈值下限为2.93,低于2.93可考虑搬迁或采取措施提高其值;山地半坡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适宜度值(3.56)高于洼地(3.42)和谷地(3.16);石漠化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适宜度比普通村落高,但低于常态地貌,其主因是经济与生态的差异;石漠化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提升应加强石漠... 

【文章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2019,30(0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贵州石漠化区布依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适宜度


贵州省布依族传统村落的分布Fig.1DistributionofBuyeitraditionalvillagesinGuizhouProvince.

分布图,石漠化,传统村落,布依族


26个.其中,一级指标及权重分别为经济环境适宜度(0.29)、历史文化(0.13)、生态(0.29)、建筑(0.16)、社会(0.13)环境适宜度,二级指标(权重)中人均年收入(0.10)、水资源质量(0.09)、森林覆盖率(0.08)、人均文教娱乐支出(0.06)、适宜温度天数(0.05)等权重较大(表1).石漠化区经济、生态环境适宜度及其二级指标是构成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适宜度的主要要素,占总权重的57.9%.2.2贵州石漠化区布依族传统村落分布由图2可知,贵州省布依族传统村落共30个.其中,位于未石漠化区村落有5个(占16.7%),潜在石漠化区11个(36.7%)、轻度石漠化区7个(23.3%),中度石漠化区4个(13.3%),位于强度与极强度石漠化区村落3个(10.0%).说明贵州省布依族传统村落多处于石漠化前、中期(90.0%),因石漠化区生态敏感度高,所以需提前进行针对性预防和治理,以避免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大量村落进入石图2石漠化区布依族传统村落的分布Fig.2DistributionofBuyeitraditionalvillagesinrockdesertifi-cationarea.底图来源:喀斯特科学数据中心《贵州省石漠化程度及喀斯特地貌分布图》[20]Basemapsource:KarstScienceDataCenter“TheDegreeofRockyDesertificationandDistributionofKarstLandforminGuizhouProvince”[20].Ⅰ:未石漠化区域Nonrockydesertificationarea;Ⅱ:潜在石漠化区域Potentialrockydesertificationarea;Ⅲ:轻度石漠化区域Mildrockydesertificationarea;Ⅳ:中度石漠化区域Moderaterockdesertifi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评价——以大连市内四区为例[J]. 王淼,李雪铭.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04)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支持黔西南州石漠化治理[J]. 洪晓洋,张明善.  贵州民族研究. 2018(09)
[3]基于GIS技术的黔中地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J]. 李威,赵卫权,苏维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5)
[4]贵州传统村落空间活化的生态策略探析[J]. 赵曼丽.  贵州民族研究. 2017(12)
[5]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问题与对策[J]. 陈洪松,岳跃民,王克林.  中国岩溶. 2018(01)
[6]基于3S技术的开孔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J]. 阿依努尔·买买提,玉米提·哈力克,娜斯曼·那斯尔丁.  农业工程学报. 2017(09)
[7]21世纪西南岩溶石漠化演变特点及影响因素[J]. 蒋忠诚,罗为群,童立强,程洋,杨奇勇,吴泽燕,梁建宏.  中国岩溶. 2016(05)
[8]基于AHP-熵权法的煤矿生产物流安全评价[J]. 李远远,刘光前.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03)
[9]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作用效应——以侗族村寨为例[J]. 杨立国,刘沛林,林琳.  地理科学. 2015(05)
[10]中国典型旅游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空间分异研究[J]. 谷永泉,杨俊,冯晓琳,李闯,李雪铭.  地理科学. 2015(04)



本文编号:3107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107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8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