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太行山油松人工林土壤微团聚体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5-02-10 19:28
   土壤微团聚体是土壤水分和养分保储与释供的关键载体。本研究以太行山绿化先锋树种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思想,综合采用分形维数(D)、特征微团聚体组成比例(PCM)、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等指标分析油松人工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微团聚体的变化特征,探讨土壤微团聚体变化特征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油松人工林恢复,0.25~0.05 mm粒级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而<0.02 mm粒级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减少后增加。33~49 a油松人工林土壤微团聚体PCM、D分别增加65.57%和3.44%,而MWD与GMD分别减小约26%和33%。不同恢复年限土壤微团聚体D与MWD、GMD及PCM显著相关,而且与碱解氮和全磷相关紧密,说明D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土壤颗粒的粒径分布状况及土壤养分状况,可作为表征土壤结构稳定性及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图1 不同恢复年限油松人工林土壤不同粒级微团聚体特征

图1 不同恢复年限油松人工林土壤不同粒级微团聚体特征

式中,xˉl为第i粒级微团聚体的平均直径(mm);wi为第i粒级微团聚体微团聚体的质量(g);xmax为最大粒级微团聚体的平均直径(mm);w(δ<xi)为直径小于xi微团聚体累积质量(g);w0为全部粒级微团聚体的质量总和(g);x1为土壤中0.25~0.05mm粒级微....


图2 不同恢复年限油松人工林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

图2 不同恢复年限油松人工林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

由图1可知,油松人工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随恢复年限变化差异较大。33a和45a油松人工林土壤微团聚体以0.25~0.05mm粒级为主,平均占微团聚体总量的43.32%和44.30%,而49a油松人工林却以0.02~0.002mm粒级为主,平均占34.52%。就不同粒级含量....


图3 不同恢复年限油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变化

图3 不同恢复年限油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变化

由图2可知,与33a油松人工林相比,45a油松人工林土壤微团聚体平均PCM、D分别减少了14.16%(P=0.17)和3.62%(P<0.05),而49a油松人工林分别增加了65.57%和3.44%(图2a和图2b)。具体而言,0~10cm土层土壤微团聚体D变化不大,而3....


图4 不同恢复年限油松人工林土壤养分表聚特征

图4 不同恢复年限油松人工林土壤养分表聚特征

由图3可知,33a油松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10cm土层显著高于49a油松人工林,49a油松人工林土壤碱解氮含量在20~30cm土层显著高于33a和49a油松人工林,而土壤速效钾含量在0~10cm、40~50cm变化剧烈。相比而言,土壤速效磷和全氮含量随恢复....



本文编号:4032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4032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b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