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局部穿支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11-05 18:57
  目的 探讨4种局部穿支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例各种原因导致的鼻翼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15~93岁,平均45岁。鼻翼处缺损处面积为0.4 cm×0.4 cm~2.5 cm×2.5 cm,分别采用鼻唇沟角形穿支皮瓣(20例)、鼻翼基底穿支鼻唇沟岛状皮瓣(6例)、唇上-鼻唇沟角形穿支岛状皮瓣(5例)或鼻外侧动脉角形穿支皮瓣(10例)进行修复。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鼻翼形态和鼻部功能,以及癌肿病例复发情况。结果 41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切取范围为0.5 cm×1.5 cm~4.0 cm×4.0 cm,鼻翼缺损完全修复,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后所有病例均进行了4个月至1年的随访,术后鼻翼形态较好,鼻部功能未受影响,癌肿病例未见复发。结论 鼻翼缺损面积较大时选用鼻唇沟角形穿支皮瓣,面部皮肤张力较大时采用鼻翼基底穿支鼻唇沟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修复,缺损邻近鼻唇沟处时宜用唇上-鼻唇沟角形穿支皮瓣,缺损面积较小时采用鼻外侧动脉角形穿支皮瓣修复。根据情况合理地选择皮瓣,均可获得较好的美... 

【文章来源】: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0,36(02)

【文章页数】: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鼻外侧动脉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J]. 刘厚军,杜晓扬,王明刚,赵李平,水庆付,汪凯.  安徽医学. 2016(03)
[2]内眦动脉为蒂的角形穿支皮瓣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J]. 马大梦,李小静,宁金龙,丁茂超,李心怡,姚文德,陈钊,葛礼正.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5 (04)
[3]面横动脉走行的CTA定位研究[J]. 李兆林,华泽权,鲍海宏,刘洋.  临床军医杂志. 2014(11)
[4]邻近角形穿支筋膜皮瓣在躯干部的临床应用[J]. 姚文德,李小静,宁金龙,李心怡,陈钊,唐茂林,崔怀瑞.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4 (04)
[5]小腿角形穿支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J]. 马莉,李小静,宁金龙,左宗宝.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1 (05)
[6]改良前额旁正中皮瓣在鼻缺损修复和再造中的临床应用[J]. 章宏伟,姚刚,闻国华,黄艳霞,史京萍,过云.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0 (01)
[7]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面动脉的解剖学研究[J]. 江桂华,颜剑豪,林楚岚,黄娟,文华,李武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03)
[8]鼻唇沟皮瓣血供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J]. 岳毅刚,殷国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03)
[9]应用改进的额部扩张皮瓣行全鼻再造术[J]. 李小静,宁金龙,高学宏,张林,朱飞.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5(03)
[10]鼻尖及鼻翼缺损修复47例体会[J]. 郭丹凤,韩继琴,宫昔愿,姜向海.  中国美容医学. 2005(02)



本文编号:3478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478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f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