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杂文精选 >

论改变方式发展学力

发布时间:2014-07-24 12:18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它反对过去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做法,倡导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意识和积极的动手意识。的确,我们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1变教“教本数学”为“实践数学”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巳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因此,数学教学应该是走出教本,走向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这才是真正的数学。

  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要求学生能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5米的大圆。有个学生想用一个特大的圆规去画,但遭到了其他学生的一致反对,到哪儿去找这么大的圆规呢?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圆,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圈,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当有人在表演时,观看的人群自然的围成一个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羊吃到草的最大范围是一个圆形?”这些实际问题。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2变“传统机械的教学”为“重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主动质疑中突然闪现。而这些大都体现在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上。

  "元认知"即自我认知。美国儿童学家弗莱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其实质就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它在个体的整个智力活动中处于支配地位,能控制调节活动,并能促进个体思维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教师是关键。因此,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既要考虑到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曾经有位教育家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在学生举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后,根据学生回答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说错了,应该是有四条边围成的图形,他们都有四条边。”“等他刚一说完,另外一个学生提出反对意见:应该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条线段都叫做边。”“他们还都有四个角,而且都是直角”。我一直在一旁微笑地听着,最后说: “嗯,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把自己知道的和与我们学习有关的说出来,大家互相促进。”那一段时间这几位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而其他的学生受其影响,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

  3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

  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教师天花乱坠般的教,而在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要设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笔耕论文, 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0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 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 :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人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人到时分的认识之中。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把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的关于这方面的内容的话,你可以点击综合类论文写作指导。



本文编号:5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5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f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