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版书籍装帧的“三昧”——以金小明《书装零墨》为例
本文关键词: 书籍装帧 封面设计 书籍形态 丰子恺 书衣 工艺设计 许钦文 裸女 明多 左翼文艺 出处:《出版科学》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书籍装帧,乃是一部书稿付梓之前,对书籍整体形态进行的艺术和工艺设计。中国古代的书籍虽也有装帧保护,但现代意义的"装帧"一词,是丰子恺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日本引入的概念。如今的书籍装帧,已不仅仅指封面设计,而是包括了整张书衣,以及书籍形态、用料和制作等各方面设计,但在民国时期,装帧主要是指封面设计。南京藏书家金小明多年来致力收藏民国书刊,浸润日久,对民国书装那些事儿可谓信手拈来。近年
[Abstract]:Book binding is the art and craft design of the whole form of the book before it is published. Although the ancient books in China also have binding protection, the modern meaning of "binding" is a word. Feng Zikai introduced the concept from Japan in the 1920s and 1930s. Today's book binding has not only referred to the cover design, but also includes the whole book clothes, as well as the book form, materials and production design. However,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binding mainly refers to the cover design. Nanjing bookseller Jin Xiaoming has devoted himself to collecting the books and periodical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or many year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分类号】:TS881-5
【正文快照】: 书籍装帧,乃是一部书稿付梓之前,对书籍整体形态进行的艺术和工艺设计。中国古代的书籍虽也有装帧保护,但现代意义的“装帧”一词,是丰子恺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日本引入的概念。如今的书籍装帧,已不仅仅指封面设计,而是包括了整张书衣,以及书籍形态、用料和制作等各方面设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蓉;;书籍装帧新概念[J];新闻天地;2003年04期
2 莫克;;书籍装帧应努力展示出版社品牌形象[J];编辑之友;2006年01期
3 陈培亮;;书籍装帧的五种意识[J];科技与出版;2006年01期
4 龚莹莹;;我国书籍装帧中的民族性[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崔潇文;赵红英;;市场营销中书籍装帧的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07年19期
6 于跃;;浅谈书籍装帧中“动态”的设计观[J];编辑之友;2007年04期
7 张保云;;浅谈文字设计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8期
8 沈珉;;为了一张动人的“脸”——书籍装帧人才培养的思考[J];编辑学刊;2007年06期
9 程阳阳;;旧貌新颜总相宜——关于书籍装帧的实验性[J];美术向导;2007年03期
10 吴琼;;书籍装帧的设计艺术[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珏;;浅谈书籍装帧发展中的“技”与“艺”[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2 曹启良;;传统文化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A];2004包装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刘新祥;;传统书籍装帧对现代装帧设计的启示[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4 刘淑_g;;书籍装帧之美[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5 胡睿;;书籍装帧与象征文化[A];我所向往的编辑——第三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3年
6 汪溪;;浅谈辞书的装帧设计[A];辞书论集(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查;书籍装帧与我们的审美眼光[N];北京日报;2002年
2 邓中和;书籍装帧的价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3 重庆出版社 邵大雄;装帧艺术的气质与生命[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4 秋实;遍地春色草青青[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5 丁杨;书籍装帧:乱花渐欲迷人眼[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张守义;了解历史为更好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7 卫水山;两本书的联想[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8 日本 臼田捷治;旋动的书籍装帧[N];中国艺术报;2013年
9 杨永德;书籍装帧一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10 ;为书籍装帧把脉[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可;书籍装帧中的情感暗示[D];湖北美术学院;2008年
2 李红菲;书籍装帧的文化价值[D];江南大学;2004年
3 张治;关于中国书籍装帧中“书卷气”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4 王金笛;论鲁迅的书籍装帧艺术及其对现代书籍装帧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谷笑源;“童心常存”—儿童书籍装帧[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雷;探析书籍装帧在图书市场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7年
7 欧咏梅;中西合璧[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文娟;当代蒙文书籍装帧[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赵迪;中国现代书籍装帧形态变异的审美取向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楠;空白设计是书籍装帧的意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73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1473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