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企业内刊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应对策略分析
本文选题:企业内刊 + 传播效果 ; 参考:《河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企业作为组织传播的典型代表,其传播形式多种多样。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当中,伴随着企业成长、壮大并走向国际化,企业内刊也日渐发展,被称为“企业文化的新军”。内刊传播既具备组织传播特性,同时还具备大众传播的一些特点。内刊传播承担者对内、对外双重职能,成为凝聚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很多企业家不惜重金办刊办报。然而,目前存在着内刊的投入与其达到的传播效果不能成正比的现象,很多企业在内刊上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大,但是收到的效果并不明显。怎样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是众多内刊编辑人员和企业总裁关注的问题,也是本论文重点研究的主题。 本论文采用个案研究、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按照由浅入深的层次进行分析,通过对企业内刊的界定、发展历程、组织传播特性以及传播作用等方面的概述,形成内刊的系统认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内刊,通过问卷调查,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重点对其传播效果进行研究,展现其传播效果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对现代企业内刊传播活动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影响该内刊传播效果的因素,由个性研究上升到共性研究,找出影响企业内刊传播效果的共性因素,从内刊定位、编辑队伍、稿件来源、选题策划、权威性、互动性和可读性等几个方面提出转变企业内刊领域传播效果现状的措施。以达到合理利用内刊资源,发挥内刊内、外职能,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组织传播优化的作用。最后对企业内刊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Abstract]: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enterprises have a variety of communication forms.In the more than 30 year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ong with the growth, growth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enterprise, the internal publication of the enterprise is also gradually developed, which is called "the new army of enterprise culture".Internal publication communication not on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but also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communication.The double function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rrier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rporate image, and many entrepreneurs do not hesitate to run newspapers at great cost.However, there is a phenomenon that the investment of internal publication cannot be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effect of communication. Many enterprises spend a lot of manpower,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on the internal publication, but the effect is not obvious.How to achieve the ideal communication effect is the concern of many internal editors and enterprise presidents, and is also the main topic of this paper.This paper uses case study, content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analysis from the shallow to the depth, 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the internal publicati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role of an overview, and so on.To form a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internal journals.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n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of the representative internal publication of the enterprise, show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ts communication effect,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of the internal periodicals in modern enterprises, summari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of the internal periodicals, from the study of individuality to the study of the commonness, finds out the commo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s of the internal periodicals of the enterprises, and from the position of the internal periodicals, the editorial team,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chan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mmunication effect in the field of periodicals in enterprises from the sources of manuscripts, selected topics, authoritativeness, interactivity and readability.In order to make rational use of the internal publication resources, exer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unction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Finally, the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journals is prospected.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23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载;;企业内刊的“内”与“外”[J];企业文化;2010年03期
2 张进;郭翔;;网络新闻评论在新文本形式下的传播效果[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3 魏娇娇;;影视剧植入式广告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效果[J];新闻世界;2011年08期
4 刘稔;;内刊在报业中的能动作用[J];新闻窗;2011年04期
5 李彦冰;;论国家理念与国家形象传播之间的关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周巍;;2010年度“传播效果”研究综述[J];新闻传播;2011年05期
7 刘汉宏;;媒体提高传播效果的途径初探[J];新闻世界;2011年08期
8 徐晓;;内刊人如何防止被边缘化[J];企业文化;2010年05期
9 姜海;;论受众心理对传播效果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1年06期
10 刘依文;;浅析网络流行语在商业广告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云秀;;从审编流程体现省级内刊的“基石”作用[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二届气象期刊发展论坛——大气科学期刊编辑与创新发展论文集[C];2010年
2 乔木;;新媒体的传播效果与政治影响——以手机短信为例[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赵蕴;;从科技传播学看优化体育科技期刊的传播效果[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葛萌萌;;从传播效果看体育媒介分层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5 林之达;;应当重视和挖掘我国古代传播心理思想[A];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刊前语[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7 吴琼敏;;试论如何提高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毛淑梅;张亚莉;高丽萍;;影响护理健康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A];河南省科普、五官、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9 孟建;;中国新闻发布活动传播效果的理论与策略[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10 闫玉玺;李东京;张鹏;;学术期刊的媒介威望及其赢效因素[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明;让内刊神气地“生活”着[N];民营经济报;2005年
2 曾圣华;企业喉舌造价十亿[N];深圳特区报;2004年
3 肖明超;中国企业内刊成功报告[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4 伊言;企业内刊到底表达什么[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5 陈 建;转换内刊功能[N];中华新闻报;2004年
6 范昱;2009企业内刊发展趋势论坛在京举行[N];大众科技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刘辰;内刊不应该是“后花园”[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8 浙江大学传媒学院新闻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程慧博;网络传播效果在社会化团购模式中的体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9 张劲松;地产企业内刊话春[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刘辰;房地产企业内刊的内与外[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晶;突发事件政府新闻发布的传播效果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潘虹;传播学视野下中小学学校品牌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王建磊;公民视频新闻传播及影响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杨志学;诗歌传播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良初;课堂传播效果:研究的维度与理论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娄伟;我国技术创新传播的问题与对策[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7 张斯琦;微博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蒋家珍;体育赛事品牌传播价值评估系统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9 李姝;面向信息时代波普建筑信息传播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周象贤;受众卷入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广告诉求方式的匹配[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秋萍;影响企业内刊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应对策略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2 尹达;基于Open Access出版模式的学术期刊传播效果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张明华;论博客话语权的缺失[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章雨龙;高校多媒体课堂教学信息传播效果之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刘艳艳;人体在广告摄影中的应用及传播效果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仕东;新闻文本的“熟悉”特性分析[D];河北大学;2005年
7 叶绍进;体育赞助传播效果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孙小付;传播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9 刘毅;乘客对公交车载电视的“使用与满足”[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任玲;我国城市品牌传播效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32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1732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