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基于公众需求差异性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优化分析——以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情况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15 10:40

  本文选题:新闻出版公共服务 + 农家书屋工程 ; 参考:《编辑之友》2015年02期


【摘要】:基于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情况的分析,文章对公众新闻出版公共服务需求差异性形成的表现及根源进行了理论解释和实证分析,提出外部环境、预算约束和需求偏好等因素决定了公众新闻出版公共服务需求差异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公众参与和需求回应平台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理念转变和能力提升、供给主体多元化以提升服务质量等对策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bookshop project, the paper make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manifestation and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 in the public service demand of the public press and publi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Some factors, such as budget constraints and demand preferences, determine the formation of the difference in the demand for public news and publishing services.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demand response platform, the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concept and the enhancement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ability.Supply main body diversifi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and other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学术期刊部(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分类号】:G23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舟;;一个理论与实践的命题——“使用与满足论”与西部农家书屋受众阅读动机和行为的分析[J];中国编辑;2008年04期

2 吴天侠;;浅谈如何建立“农家书屋”长效运行机制[J];出版科学;2008年01期

3 惠鸣;孙伟平;刘悦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架构与方式创新:嘉兴个案[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4 刘如珍;;当代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新策略研究——以福建省农村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5 孙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体制性障碍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彭益民;;文化需求: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J];湖湘论坛;2010年05期

7 吴光锋;;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差异性原因解析——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观的视角[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李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构建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孙政;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刚性供给与文化需求弹性发展的矛盾及解决之道——基于12省25县(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问卷调查[J];广州公共管理评论;2013年00期

10 贾凌民;吕旭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良,刘书英;从治理主体角度透视乡村治理危机——河南省Z县村支书、村主任现状调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王萃萃;刘宏杰;;大安全观下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指标体系的建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张义忠;;《行政许可法》的善治理念与制度[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刘箴;论新时期我国公共决策中的公众政治参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金家厚,吴新叶;社区治理:对“社区失灵”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雷岁江;孙荣;;“村权三分,三会村治”治理机制思考——对江苏海州模式的考察[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7 孟雷;王彦囡;李民;宋丽芬;;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农民参与[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8 吴昕春;;治理的层次及其基本内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姚宏志;;从“敢治”、“能治”到“善治”——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跃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林钟高;于鑫;吴玉莲;;全球会计治理框架下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詹承豫;刘星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中的社会参与机制研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帅学明;徐涛;;培育非政府组织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李平;余健明;;基层政府如何应对农村群体性事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4 程莹;欧丹;;潮汕地区农村治理模式探析——以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西社村为个案[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陈生;陈依静;;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研究——基于南京“梧桐保卫战”的案例分析[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牛天秀;;首问问责:内涵、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谭英俊;;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勇;;服务型政府若干问题考量——基于后工业化不确定性治理的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雅勤;;转型时期的地方治理:困境与出路[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仝君;;公共治理模式在政府管理机制创新中的应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前安;社区体育俱乐部与政府、市场、社区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6 陈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协作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乔宇;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都市社区治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饶亚娟;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学术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郭俊梅;城市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及其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成丽诗;论服务型政府的道德责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建伟;公私合作制在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张晓云;我国基层政府回应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马娜;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何音;公共治理基本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映芹;;民生本位时代的财政公共性——基于公共福利价值目标视角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江光华;;北京市公共文化转移支付制度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3 陈永正;;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J];财经科学;2010年01期

4 曹爱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创新的基本维度[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5 曹爱军;;新农村参与式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基础——基于农民参与视角的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王国华,李克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03年01期

7 李成威;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的理论分析及其启示[J];财政研究;2003年03期

8 李华;;城乡公共品供给均等化与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J];财政研究;2005年11期

9 余长林;;教育、闲暇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3期

10 陶笑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大连市文化局局长 洪文成;[N];大连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管亚东;[N];深圳商报;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苏省农家书屋分布图[J];出版参考;2008年09期

2 ;2007年江苏省农家书屋新闻事件[J];出版参考;2008年09期

3 阎晓宏;;农家书屋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J];出版参考;2008年09期

4 马永强;;农家书屋的文化创新与新闻出版业面临的挑战[J];出版广角;2008年03期

5 刘云义;;说句心里话:我要谢谢农家书屋[J];农村百事通;2008年09期

6 韦艺芬;;农家书屋与农民素质提高刍议[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年05期

7 ;新闻出版总署将对农家书屋检查验收[J];出版参考;2008年15期

8 彭志;;春风已度玉门关——甘肃省农家书屋发展综述[J];出版参考;2008年15期

9 方圆;;第一个建在农户家的农家书屋[J];出版参考;2008年15期

10 牛振恒;;不搞形象工程,不搞花架子,不搞门户之见——“农家书屋”健康运行的保障机制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成林;刘拥军;罗梅;;“农家书屋”建设的三个重点[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2 黄桂玲;;完善中国农家书屋网站的建议[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苓;陈昌文;黄娴;;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以茂县调研为例对羌民族地区“农家书屋”的建置及使用功能分析[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4 陈建红;;衢州市“农家书屋”发展的现状和建设对策[A];现代图书馆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黄卫芬;;农家书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29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曾念福;;浅谈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周冬梅;;浅析“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胡江;;从永康市农家书屋建设浅析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9 黄兴武;;中小型图书馆应将农家书屋纳入图书馆的服务体系[A];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4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杨树红;;中小型图书馆如何将农家书屋纳入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以武清区图书馆为例[A];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4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姜艳艳;安徽农家书屋将覆盖全省行政村[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农家书屋:下一步六方面发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励小捷;办好农家书屋 实施长期惠民工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立强;探索农家书屋长青机制[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5 李刚 马丽;宁夏将选30个行政村作为农家书屋试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实习生 姜艳艳;福建省农家书屋挂牌 正式启动试点工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本报通讯员 徐静;山东新华综合性农家书屋显活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丁杨;农家书屋盛下村民读书的希望[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记者 何锬坡邋实习生 欧阳倩雯;三灶诞生省级“农家书屋”[N];珠海特区报;2007年

10 王康波;新闻出版总署制定“十一五”全国“农家书屋”总规划[N];中华新闻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皓;安徽省农家书屋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吴淑芬;“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问题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9年

3 李艳;甘肃省农家书屋建设现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彭昱丽;新农村建设中的合肥市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雷杨;“农家书屋”政策的执行及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赵兴官;安徽省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范辉;湖北省“农家书屋”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倩;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张蕊;基于受众调查的“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贺一博;陕西数字农家书屋建设、管理与经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53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1753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4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