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明清徽州出版与徽商的文化自觉

发布时间:2018-08-28 15:00
【摘要】:明清徽商"贾而好儒"的特色是其文化自觉的表现。明中叶后徽州出版的兴盛助推了徽商好儒之风,也加强了徽商的文化自觉,尤其是徽州商业书出版有助于商业文化的传承,助推了徽商的持续发展。以史为鉴,时今,促进我国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培育从业者富有创新意识的文化自觉。
[Abstract]: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uizhou merchants "Jia and good Confucianism"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cultural consciousness. The prosperity of Huizhou publishing after the middle of Ming Dynasty promoted the good Confucian style of Huizhou merchants, and strengthened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Huizhou merchants, especially the publication of Huizhou business books was helpful to the inheritance of commercial culture and promoted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Huizhou merchant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ublishing industry is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practitioners.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项目(11YJC860037) 安徽师范大学特色优势研究领域项目 安徽师范大学领军人才项目
【分类号】:G23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臼井佐知子;何小刚;;徽商及其网络[J];安徽史学;1991年04期

2 王振忠;徽州人编纂的一部商业启蒙书——《日平常》抄本[J];史学月刊;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小娟;周宇;;“蓄水”、“反哺”和“信息终端”——略论徽典对明清徽商集团发展壮大的三个基本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陈瑞;明代徽州家谱的编修及其内容与体例的发展[J];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3 彭映艳;论道家文化对林语堂文学思想的影响[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4 陈加林;;徽州汪氏在都市的迁徙及其商业活动——以苏州吴趋汪氏为例[J];都市文化研究;2013年01期

5 任志强;;徽州宗族研究综述[J];徽学;2002年00期

6 臼井佐知子;徽州汪氏家族的迁徙与商业活动[J];江淮论坛;1995年01期

7 王振忠;《唐土门簿》与《海洋来往活套》──佚存日本的苏州徽商资料及相关问题研究[J];江淮论坛;1999年02期

8 中岛乐章;围绕明代徽州一宗族的纠纷与同族统合(续)[J];江淮论坛;2000年03期

9 李展;袁宗道文艺审美意识评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李展;;《饮酒》组诗、玄风与艺术人生——兼论陶渊明的人格探索及诗风特征[J];兰州学刊;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汪崇{|;;明清徽州盐商的文化特色[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2005年

2 陈加林;;徽州汪氏在都市的迁徙及其商业活动——以苏州吴趋汪氏为例[A];都市文化研究(第8辑)——城市史与城市社会学[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尔波;明清时期祁门谢氏宗族及其遗存文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郭明友;明代苏州园林史[D];苏州大学;2011年

3 明旭;明代徽商“贾而好儒”现象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李秀霞;秋风纨扇[D];上海大学;2012年

5 邵晓舟;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6 朱天曙;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7 何建木;商人、商业与区域社会变迁[D];复旦大学;2006年

8 宋长琨;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郑小娟;徽州典商在明清徽商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覃华瑞;明清徽州的家族人口与生计变迁[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晓健;明清徽商典当业盛衰与现阶段我省典当业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王玉瑜;明清时期徽州宗族演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3 李斐斐;明清徽州宗族对基层社会的影响[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冯伟;明清社会诓骗现象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胡启扬;清代徽州人地关系与土地经营[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磊;林语堂性灵散文观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7 许晓燕;苏轼小品文研究[D];汕头大学;2009年

8 彭雪英;周作人与晚明小品的关系论[D];南昌大学;2009年

9 张艺;明代旅游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陈凤秀;清代寓扬徽州盐商社会网络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振忠;一部反映徽商活动的佚名无题抄本[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2 居蜜;明清时期徽州的宗法制度与土地占有制——兼评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J];江淮论坛;1985年01期

3 王振忠;《唐土门簿》与《海洋来往活套》──佚存日本的苏州徽商资料及相关问题研究[J];江淮论坛;1999年02期

4 方行;;清代前期商人支配生产的形式及其历史作用[J];经济研究;1982年09期

5 唐力行;;论徽商与封建宗族势力[J];历史研究;1986年02期

6 汪士信;明清时期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02期

7 刘敏;再论清代商业资本的增殖[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艳红;;贾而好儒:明清徽商与书籍出版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4年05期

2 朱慧君;;徽商与新安医籍的印刻[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方盛良;;扬州徽商藏书刻书与文化传承[J];中国出版;2005年12期

4 姚恩育;;“全国商人媒体联盟”成立[J];中国商人;2010年12期

5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瞿林东;二十年的功力[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鲍义来;七年磨一书[N];安徽日报;2005年

3 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文海英 马顺生;记录徽商精英 解读财富人生[N];安徽经济报;2005年

4 商报实习记者 辛晓磊;地域商人期刊“给力”大发展[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5 王健;商人与儒术[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陆贤涛;明清徽商与徽州刻书业[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09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2209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f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