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社无形资产管理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4 05:53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企业资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一样,在多个方面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图书出版社作为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其发展壮大更是得依靠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才能得以实现。但图书出版社无形资产长期以来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加上其特有的无形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目前图书出版社对无形资产管理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必要的管理策略和手段。为了让图书出版社无形资产的价值最大化,充分获取经济效益,从而增强出版社的综合实力,提升其市场价值和市场份额,笔者认为图书出版社应该在“专业化”发展战略条件下,实施有效的无形资产管理手段和策略。本文主体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第一章,主要概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创新之处和重难点等。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第二、三章,概述了出版社无形资产的内涵、外延及无形资产管理的发展历程,对图书出版社无形资产的内容范围进行了界定,对无形资产的特征和价值做了具体的概括、介绍和分析,阐明了有效管理图书出版社无形资产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第四章,论述了图书出版社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找出了问题,...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借鉴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及相关理论借鉴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及相关理论借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重难点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重难点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无形资产
2.1.1 内涵
2.1.2 外延
2.2 图书出版社无形资产
2.2.1 发展历程
2.2.2 图书出版社无形资产内容范围界定
2.3 出版社的专业化发展战略
3 图书出版社无形资产的特征和价值分析
3.1 图书出版社的无形资产特征
3.1.1 无形性
3.1.2 垄断性(高盈利性)
3.1.3 独占性
3.1.4 可转让性
3.1.5 间接性
3.1.6 不确定性
3.1.7 增值性
3.2 图书出版社的无形资产管理的价值
3.2.1 出版社无形资产的战略地位
3.2.2 无形资产管理是出版社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
3.2.3 无形资产是出版社潜在的巨大财富
3.2.4 增强出版社的资本实力(转为有形资产或投资),提升其市场价值和市场份额
3.2.5 提高出版社的知名度,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3.2.6 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整体实力
4 图书出版社无形资产管理现状及原因浅析
4.1 出版社无形资产管理现状
4.1.1 无形资产总体规模过小,发展缓慢,结构不合理
4.1.2 无形资产管理环境不成熟
4.1.3 品牌构建、推广乏力
4.1.4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4.1.5 社标、形象设计、名称特色不鲜明
4.1.6 无形资产保值、增值管理不善
4.2 导致出版社无形资产管理现状的原因
4.2.1 观念落后,意识薄弱
4.2.2 无形资产投资决策科学依据不足,受限太多
4.2.3 无形资产管理法律体系亟待改善
4.2.4 无形资产管理的研究力度和深度都还欠缺,知识体系不完善
5 图书出版社无形资产管理策略的实施
5.1 品牌策略
5.1.1 制定品牌愿景
5.1.2 确立品牌图景
5.1.3 制定品牌管理策略
5.2 人才策略
5.2.1 领导管理策略
5.2.2 编辑管理策略
5.2.3 经管人才管理策略
5.2.4 营销人才管理策略
5.3 CI策略
5.4 公共关系策略
5.4.1 社内关系
5.4.2 社外关系
5.5 知识管理环境的营造
5.5.1 建立局域网
5.5.2 实行柔性管理
5.5.3 企业文化的建立
5.5.4 建立学习型组织
6 出版社无形资产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6.1 围绕专业化战略,展开出版社无形资产管理
6.2 提升出版社自主创新的能力,自创和培育自己的无形资产
6.3 重视出版社无形资产的保护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出版社商标注册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 张书勤. 出版发行研究. 2006(07)
[2]文化品牌才是最大的财富[J]. 许纪霖. 新闻周刊. 2004(13)
[3]近十年来我国出版业无形资产研究述评[J]. 孙强. 图书情报知识. 2003(03)
[4]出版业无形资产的开发及利用[J]. 邹海燕. 出版经济. 2003(05)
[5]我国无形资产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田利军,孙静,罗承炳,王亦明. 财会月刊. 2003(09)
[6]出版社无形资产的构建[J]. 李桂云. 科技与出版. 2001(06)
[7]知识管理:出版社管理模式的飞跃[J]. 刘学明. 出版经济. 2001(11)
[8]试论出版社无形资产的经营管理[J]. 刘敏. 出版发行研究. 2001(09)
[9]出版社应加强无形资产的建设[J]. 胡晓青,陈洋. 新闻出版交流. 1999(05)
[10]出版社无形资产经营[J]. 龚莉. 出版发行研究. 1999(08)
硕士论文
[1]无形资产的理论分析与界定[D]. 潘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56806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借鉴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及相关理论借鉴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及相关理论借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重难点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重难点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无形资产
2.1.1 内涵
2.1.2 外延
2.2 图书出版社无形资产
2.2.1 发展历程
2.2.2 图书出版社无形资产内容范围界定
2.3 出版社的专业化发展战略
3 图书出版社无形资产的特征和价值分析
3.1 图书出版社的无形资产特征
3.1.1 无形性
3.1.2 垄断性(高盈利性)
3.1.3 独占性
3.1.4 可转让性
3.1.5 间接性
3.1.6 不确定性
3.1.7 增值性
3.2 图书出版社的无形资产管理的价值
3.2.1 出版社无形资产的战略地位
3.2.2 无形资产管理是出版社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
3.2.3 无形资产是出版社潜在的巨大财富
3.2.4 增强出版社的资本实力(转为有形资产或投资),提升其市场价值和市场份额
3.2.5 提高出版社的知名度,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3.2.6 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整体实力
4 图书出版社无形资产管理现状及原因浅析
4.1 出版社无形资产管理现状
4.1.1 无形资产总体规模过小,发展缓慢,结构不合理
4.1.2 无形资产管理环境不成熟
4.1.3 品牌构建、推广乏力
4.1.4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4.1.5 社标、形象设计、名称特色不鲜明
4.1.6 无形资产保值、增值管理不善
4.2 导致出版社无形资产管理现状的原因
4.2.1 观念落后,意识薄弱
4.2.2 无形资产投资决策科学依据不足,受限太多
4.2.3 无形资产管理法律体系亟待改善
4.2.4 无形资产管理的研究力度和深度都还欠缺,知识体系不完善
5 图书出版社无形资产管理策略的实施
5.1 品牌策略
5.1.1 制定品牌愿景
5.1.2 确立品牌图景
5.1.3 制定品牌管理策略
5.2 人才策略
5.2.1 领导管理策略
5.2.2 编辑管理策略
5.2.3 经管人才管理策略
5.2.4 营销人才管理策略
5.3 CI策略
5.4 公共关系策略
5.4.1 社内关系
5.4.2 社外关系
5.5 知识管理环境的营造
5.5.1 建立局域网
5.5.2 实行柔性管理
5.5.3 企业文化的建立
5.5.4 建立学习型组织
6 出版社无形资产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6.1 围绕专业化战略,展开出版社无形资产管理
6.2 提升出版社自主创新的能力,自创和培育自己的无形资产
6.3 重视出版社无形资产的保护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出版社商标注册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 张书勤. 出版发行研究. 2006(07)
[2]文化品牌才是最大的财富[J]. 许纪霖. 新闻周刊. 2004(13)
[3]近十年来我国出版业无形资产研究述评[J]. 孙强. 图书情报知识. 2003(03)
[4]出版业无形资产的开发及利用[J]. 邹海燕. 出版经济. 2003(05)
[5]我国无形资产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田利军,孙静,罗承炳,王亦明. 财会月刊. 2003(09)
[6]出版社无形资产的构建[J]. 李桂云. 科技与出版. 2001(06)
[7]知识管理:出版社管理模式的飞跃[J]. 刘学明. 出版经济. 2001(11)
[8]试论出版社无形资产的经营管理[J]. 刘敏. 出版发行研究. 2001(09)
[9]出版社应加强无形资产的建设[J]. 胡晓青,陈洋. 新闻出版交流. 1999(05)
[10]出版社无形资产经营[J]. 龚莉. 出版发行研究. 1999(08)
硕士论文
[1]无形资产的理论分析与界定[D]. 潘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56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15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