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周刊》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9 08:37
《电声周刊》是民国时期发行长达10年、出版期数最多的电影杂志。它的前身是1932年5月1日创办的《电声日报》,在发行满600期后,于1934年1月改版为《电声周刊》。《电声周刊》创办人是林泽苍,主要编辑是范寄病和梁心玺。本文通过对《电声周刊》第三卷(1934)到第七卷(1938)原件文本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其办刊宗旨以及市场定位,细致刻画了其版面风格,着重分析了其内容特色。《电声周刊》作为民国时期影响力较大的一份电影类刊物,其办刊的宗旨以及经营的理念对我们现代的电影杂志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通过比较分析,我们也可定位《电声周刊》是上海较早较成熟的综合娱乐杂志。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 《电声周刊》之创刊及发展轨迹
第一节 创刊背景
一、20 世纪30 年代上海娱乐社会与广播、电影事业的发展
二、20 世纪30 年代的上海报业发展
第二节 《电声周刊》的创刊人及创刊宗旨
一、主创人员
二、《电声周刊》创刊宗旨
三、《电声周刊》市场定位
第三节 《电声周刊》之发展轨迹
一、《电声周刊》之产生发展
二、《电声周刊》之发展过渡
三、《电声周刊》之低潮衰落
第二章 《电声周刊》的版面与发行
第一节 《电声周刊》的版面
第二节 《电声周刊》出版发行
一、发行时间
二、发行者及发行范围
第三章 《电声周刊》的内容特色
第一节 卷首语“我们的话”—反映《电声周刊》鲜明立场态度
第二节 娱乐新闻—折射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第三节 电影批评—独具特色的观影指南
第四节 广告—展开市民生活的经济画卷
一、三和出版社所出版的杂志、物品等
二、女性用品广告
三、奢侈品广告
四、商业广告
五、食品、药品等日常生活用品广告
第四章 《电声周刊》的历史价值
第一节 民国电影第一刊
第二节 上海较早较成熟的综合娱乐杂志
第三节 《电声周刊》的启示
一、电影刊物应做到“通俗”但不“媚俗”
二、电影刊物应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
三、电影刊物应有“特色内容”为其“锦上添花”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中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影史外史——从民国时期对电影的抗议看民间社会与公共空间的消长[J]. 萧知纬. 当代电影. 2008(02)
[2]解放前上海广播事业概述[J]. 招宗劲.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6(02)
[3]20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院与社会文化[J]. 姜玢. 学术月刊. 2002(11)
[4]期刊版面设计论谈[J]. 冯胜利. 学术交流. 2002(03)
[5]上海中文报纸史略(1861-1949)(下)[J]. 文由化. 图书馆杂志. 1992(06)
[6]上海小报的历史沿革(中)[J]. 祝均宙. 新闻研究资料. 1988(03)
博士论文
[1]重论1930年代的中国电影[D]. 高小健.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
[2]《申报》广告与上海市民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D]. 王儒年.上海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04682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 《电声周刊》之创刊及发展轨迹
第一节 创刊背景
一、20 世纪30 年代上海娱乐社会与广播、电影事业的发展
二、20 世纪30 年代的上海报业发展
第二节 《电声周刊》的创刊人及创刊宗旨
一、主创人员
二、《电声周刊》创刊宗旨
三、《电声周刊》市场定位
第三节 《电声周刊》之发展轨迹
一、《电声周刊》之产生发展
二、《电声周刊》之发展过渡
三、《电声周刊》之低潮衰落
第二章 《电声周刊》的版面与发行
第一节 《电声周刊》的版面
第二节 《电声周刊》出版发行
一、发行时间
二、发行者及发行范围
第三章 《电声周刊》的内容特色
第一节 卷首语“我们的话”—反映《电声周刊》鲜明立场态度
第二节 娱乐新闻—折射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第三节 电影批评—独具特色的观影指南
第四节 广告—展开市民生活的经济画卷
一、三和出版社所出版的杂志、物品等
二、女性用品广告
三、奢侈品广告
四、商业广告
五、食品、药品等日常生活用品广告
第四章 《电声周刊》的历史价值
第一节 民国电影第一刊
第二节 上海较早较成熟的综合娱乐杂志
第三节 《电声周刊》的启示
一、电影刊物应做到“通俗”但不“媚俗”
二、电影刊物应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
三、电影刊物应有“特色内容”为其“锦上添花”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中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影史外史——从民国时期对电影的抗议看民间社会与公共空间的消长[J]. 萧知纬. 当代电影. 2008(02)
[2]解放前上海广播事业概述[J]. 招宗劲.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6(02)
[3]20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院与社会文化[J]. 姜玢. 学术月刊. 2002(11)
[4]期刊版面设计论谈[J]. 冯胜利. 学术交流. 2002(03)
[5]上海中文报纸史略(1861-1949)(下)[J]. 文由化. 图书馆杂志. 1992(06)
[6]上海小报的历史沿革(中)[J]. 祝均宙. 新闻研究资料. 1988(03)
博士论文
[1]重论1930年代的中国电影[D]. 高小健.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
[2]《申报》广告与上海市民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D]. 王儒年.上海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04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504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