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论网络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发布时间:2017-10-09 04:25

  本文关键词:论网络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更多相关文章: 合理使用 著作权 利益平衡 技术措施 网络环境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带给我们无限的便利的同时,也给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合理使用制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合理使用制度是著作权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它的宗旨和精神是平衡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在保护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公共利益。合理使用要求具有合法性和非营利性。虽然著作权人的利益处于基础性的中心地位,但是也应当兼顾传播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其性质界定符合使用者权利说。 面对着日益猖狂的网络侵权行为,有些学者主张废除合理使用制度,使互联网回复到初期的“自由主义”时代。合理使用不仅在传统的著作权制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网络环境下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从功能价值、文化价值角度,还是从法理基础、经济学基础层面看,合理使用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虽然互联网中险象丛生,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合理使用制度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机遇。网络环境下的创作者,网络出版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越发复杂多样,就更加需要调整合理使用制度来对其进行规范。 众所周知,著作权的发展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著作权在网络环境下发生了新的变化,,著作权的保护客体——网络作品的产生,将更多的作品纳入到了著作权法的保护领域,新的权利类型,如信息网络传播权、版权信息保护权的产生,扩大了著作权人的权利范围,新的作品利用方式,如共享软件、在线教育、数字图书馆等给互联网带来了新的挑战。创作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采取技术保护措施,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技术保护措施将成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保护自身权利的主要方法。我们应该在利益平衡原则和公共利益优先原则的基础上,完善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加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的现状,为完善合理使用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合理使用 著作权 利益平衡 技术措施 网络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选题背景8
  • 1.2 理论意义和应用意义8-9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9-10
  • 1.4 研究方法10-12
  • 第二章 合理使用制度12-19
  • 2.1 合理使用的特点12-14
  • 2.1.1 合理使用的合法性12-13
  • 2.1.2 合理使用的非营利性13-14
  • 2.2 合理使用的性质14-15
  • 2.2.1 权利限制说14-15
  • 2.2.2 侵权阻却说15
  • 2.2.3 使用者权利说15
  • 2.3 合理使用的范围15-17
  • 2.4 合理使用制度的必要性17-19
  • 第三章 网络技术对合理使用制度的冲击19-25
  • 3.1 网络著作权的产生与发展19-21
  • 3.1.1 传统著作权的发展19
  • 3.1.2 网络著作权的兴起19-21
  • 3.2 数字化对著作权的冲击21-23
  • 3.3 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对象23-25
  • 3.3.1 一般网络作品23-24
  • 3.3.2 特殊网络作品24-25
  • 第四章 著作权扩张对合理使用的影响25-30
  • 4.1 信息网络传播权25-26
  • 4.2 版权信息管理26
  • 4.3 技术保护措施26-30
  • 4.3.1 技术保护措施的特性27
  • 4.3.2 技术保护措施的类型27-28
  • 4.3.3 技术保护措施的例外28-30
  • 第五章 对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的现状分析30-35
  • 5.1 网络著作权立法的缺陷30-31
  • 5.1.1 实体法的立法缺陷30
  • 5.1.2 程序法的立法缺陷30-31
  • 5.2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31-35
  • 5.2.1 网络侵权的形式31
  • 5.2.2 网络侵权的立法状况31-32
  • 5.2.3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32-35
  • 第六章 完善网络环境下的合理使用制度的法律思考35-42
  • 6.1 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的精神内核35-37
  • 6.1.1 公共利益优先原则35-36
  • 6.1.2 利益平衡原则36-37
  • 6.2 合理使用的合理性判断标准37-40
  • 6.3 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40-42
  • 6.3.1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产生的原因40
  • 6.3.2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立法和发展状况40
  • 6.3.3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职能和优势40-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7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7-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凌凌;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保护探微[J];新闻采编;2001年03期

2 熊瑛,常立农;网络技术与著作权保护之自洽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3 钟玲;论资源共享与著作权保护的对立统一[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4 杨勇;浅谈网上著作权保护[J];科技创业月刊;2002年08期

5 李辉;试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问题[J];图书馆学刊;2002年S1期

6 王长河,刘春红;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思考[J];现代情报;2002年04期

7 邵汝梅;关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问题的思考[J];现代情报;2002年08期

8 邵葵;;2002年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著作权管理现状调查[J];图书馆杂志;2002年12期

9 黄长征;;图书电子版本的著作权及其许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期

10 ;“关于‘入世’与我国著作权保护”专题报告会在京举行[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霞;;论网络信息著作权的刑法保护[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阚有清;;图书馆服务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庞怡;杨红春;;试论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涉及的著作权保护问题[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4 侯翠香;;新环境下科技期刊的著作权保护[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毛旭;;馆藏文献的著作权保护和归属[A];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代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曹越;;从想像到现实——中国情境下的著作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吴淑金;李强;陈兵;袁宁;杜冠辉;陈嘉伟;宋妮妮;;论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的著作权及其保护[A];“广东科技情报服务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巩R

本文编号:998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998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c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