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2:40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以新兴的信息化为切入点,通过信息化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从理论上定义了信息化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以及对策研究,囊括了信息化对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另外,就互联网所涉及到的关于党风建设方面的热点事件,进行了客观描述和辩证分析。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新形势下该如何采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党风建设的应对措施,其中还特别谈到了广大网民和各类电子媒体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得出了信息化是党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信息化不仅可以揭露党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供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教育和警示那些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它对于党的思想作风、党的学风、党的工作作风、党的领导作风以及党的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有积极功效。作为双刃剑的信息化对党的作风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信息源头具有不可控性、失真性;信息掌握的不对称性;相关法律制度的缺乏和不完整性;民意表达的不平衡性等方面。尽管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如果从信息化的主体、客体、载体三个大方面进行对信息化的引导与控制,将使信息化在党的作风建设中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信息化主体方面,应从提高网民素质、加强网民道德教育着手;从信息化客体方面,应从制度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思想上重视其作用、管理上更加科学合理来进行;从信息化载体方面,应从技术、网络从业人员素质、网络媒体自律意识等方面着力。 的确,世界迈入了信息化时代,它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当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同时对我们党的建设必然带来深刻影响,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只有顺应信息化发展规律,找准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与信息化发展的结合点,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党的作风建设做到与时俱进,才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阶段党的作风建设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信息化 作风建设 建议及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61.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5
- 一、研究意义10-12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13-15
- 第一章 信息化对党的作风建设带来的机遇15-31
- 第一节 信息化有利于发挥党的思想作风作用15-19
- 一、增强党的思想作风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15-16
- 二、增进党员干部之间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感情联络16-17
- 三、创新党的思想作风工作方法17-18
- 四、充实党的思想作风工作内容18-19
- 第二节 信息化有利于推动改进党的工作作风19-23
- 一、加大强化主动型和服务型执政模式19-21
- 二、强调勤政廉政的工作作风21-22
- 三、着力增强务实意识22
- 四、增强紧密联系群众的能力22-23
- 第三节 信息化有利于加强党的生活作风建设23-26
- 一、培养良好的生活作风树立模范作用23-24
- 二、加强理论学习坚定中国共产党的信仰24-25
- 三、拓宽宣传渠道扼杀不良生活作风的苗头25-26
- 第四节 信息化有利于加强党的学风建设26-27
- 一、提高加大学风建设的紧迫性和自觉性26-27
- 二、加大党的学风建设教育提高思想认识27
- 第五节 信息化有利于监督党的领导作风27-31
- 一、增强表率意识树立先锋模范28
- 二、推进权力运作的透明度28-29
- 三、监督执政党领导权力29-31
- 第二章 信息化对党的作风建设带来的挑战31-38
- 第一节 信息化对党的思想作风带来了全新的考验31-32
- 一、给解放思想带来了全新的考验31-32
- 二、给实事求是带来了全新的考验32
- 第二节 信息化对党的工作作风提出了新的挑战32-34
- 一、给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挑战33
- 二、给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了新的挑战33-34
- 第三节 信息化对党的生活作风给出了新的标准34-36
- 一、对道德观念给出了新的标准34-35
- 二、对行为方式给出了新的标准35-36
- 第四节 信息化对党的学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6-37
- 一、对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更高要求36
- 二、对自我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36-37
- 第五节 信息化对党的领导作风给予了更多的考验37-38
- 一、对谦虚谨慎廉洁奉公的领导作风给予了更多的考验37
- 二、对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作风给予了更多的考验37-38
- 第三章 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建议和对策38-47
- 第一节 运用网络平台发挥党的思想作风表率作用38-39
- 一、强化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38-39
- 二、加强思想教育建立保障机制39
- 第二节 运用信息网络创新党的工作作风39-41
- 一、畅通网络联系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39-40
- 二、整合信息资源构建全方位的网络服务体系40-41
- 三、加强网络互动推进网络问政制度化长效化41
- 第三节 运用各类媒介完善生活作风建设机制41-43
- 一、开展经常性教育41-42
- 二、完善监督机制42
- 三、搭建惩防体系的信息化平台42-43
- 第四节 运用信息化手段改进党的学风建设43-45
- 一、拓展建设学习型政党新阵地43-44
- 二、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搭建学习平台44
- 三、拓宽教育空间提高学习效率44-45
- 第五节 运用网络先进技术加强领导作风建设45-47
- 一、整合运用网络舆情应对时代发展45
- 二、沟通疏导网路舆情提高领导水平45-46
- 三、加强网络监督力度46-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娅丽;;推进高校“网络党建”的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2 张淑东;李彬彬;岳武;;借助网络学习平台 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J];长白学刊;2011年01期
3 赵为粮,周守红;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思考与实践[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杨宪福;;网络问政问题初探[J];党史文苑;2010年10期
5 纪红;马小洁;薛腾;;互联网的民意表达与权力监督功能[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6 刘家义;;切实改进和端正学风 不断提高学习能力[J];传承;2012年23期
7 赵爱琴;;论建设学习型政党[J];黑龙江史志;2009年02期
8 姚宜新;丁大晴;;理性看待网络舆论监督[J];中国监察;2010年09期
9 沈小璇;;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06期
10 张广飞;;当代互联网舆情的功能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纪红;互联网舆情的形成发展与引导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46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046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