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苏区文化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5:15
本文关键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苏区文化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苏区 文化建设
【摘要】: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历史进入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血与火的搏击的过程中,开辟了一块块属于自己的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工农红军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卓绝的军事、政治、经济斗争的同时,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红色革命文化建设,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文化政策并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在宣传、教育和文艺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部分,苏区文化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关于苏区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和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确党领导先进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研究党在苏区领导的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分析其主要特征,总结经验教训,对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和借鉴价值。并且,也能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文化强国的精神实质,使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党的领导下提高文化软实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胜利。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苏区文化建设的背景。主要从国民党政府实行反革命的思想文化统治,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苏区的影响以及共产党为了反“围剿”进行文化动员三个层面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党的苏区文化政策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制定的以土地革命为核心的宣传政策、以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宗旨的教育政策和以兵民结合为特征的文艺政策。第三部分,党的苏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本部分主要论述党在苏区开展的教育工作、宣传工作和文体活动。第四部分,苏区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包括强烈的革命性、鲜明的时代性、明确的针对性和历史的继承性。第五部分,苏区文化建设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启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苏区 文化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3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引言8-10
- 一、苏区文化建设的背景10-18
- (一)国民党政府实行反革命的思想文化统治10-13
- (二)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苏区的影响深厚13-16
- (三)共产党为了反“围剿”进行文化动员16-18
- 二、党的苏区文化政策及其主要内容18-25
- (一)以土地革命为核心的宣传政策18-21
- (二)以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宗旨的教育政策21-23
- (三)以兵民结合为特征的文艺政策23-25
- 三、党的苏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25-35
- (一)党在苏区的教育工作25-29
- (二)党在苏区的宣传工作29-32
- (三)党在苏区的文体活动32-35
- 四、苏区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35-38
- (一)强烈的革命性35-36
- (二)鲜明的时代性36
- (三)明确的针对性36-37
- (四)历史的继承性37-38
- 五、苏区文化建设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启示38-45
- (一)苏区文化建设的历史地位38-42
- (二)苏区文化建设的现实启示42-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后记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福林;;井冈山时期革命歌曲的创作及传唱[J];党史文汇;2013年06期
2 陈始发;;试析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与深刻启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陈始发;;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中央苏区文化研究[J];理论学刊;2009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凌石德;论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特征和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谢开贤;论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的文化建设[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49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049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