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反腐视角下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00:19

  本文关键词:反腐视角下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腐败 领导干部 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反对和防止党员领导干部的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但是从近几年查处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以及巡视的问题来看,一些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仍然非常严重,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因为他们思想观念的腐朽与没落,这也是一切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所以,当前反腐败必须要筑牢纪律的、道德的、政策的、法律的防线。由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推动者,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良好与否事关党和国家的形象,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因此,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强化他们的底线意识,是反腐败工作取得真正实效的固本之举。本文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结合我们国家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展开论述,首先阐述了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腐败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基础,是反腐败斗争的“生命线”;其次,分析了当前我国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目前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落后、基层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较为薄弱、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再次,分析了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即:领导干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地位认识不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单一、方式方法滞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复杂、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等。最后,提出当前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对策,即强化领导干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丰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方式方法、优化教育环境、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等。
【关键词】:腐败 领导干部 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6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4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8-10
  • (二)研究综述10-13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13-14
  •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腐败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14-17
  •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腐败工作中的地位14-15
  •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腐败工作中的作用15-17
  • 二、反腐视角下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7-20
  • (一)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滞后18
  • (二)基层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较为薄弱18-19
  • (三)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重形式轻实效19-20
  • 三、反腐视角下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0-22
  • (一)领导干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地位认识不够20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20-21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滞后21
  • (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复杂21-22
  • (五)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健全22
  • 四、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对策22-36
  • (一)强化领导干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22-23
  • (二)丰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23-28
  • (三)创新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28-31
  • (四)优化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31-33
  • (五)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33-36
  • 结语36-37
  • 注释37-38
  • 参考文献38-41
  • 后记41-42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丽艳;;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自身之过[J];求知;2000年09期

2 ;“原汁原味”的资料 别开生面的教科书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实践与探索》[J];干部人事月报;2000年05期

3 边骥;;《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实践与探索》是一本什么样的书?[J];干部人事月报;2000年08期

4 杨孔柱;提倡领导干部自己动手写文章[J];党建;2000年05期

5 ;切实加强对年轻领导干部的监督[J];党建;2000年12期

6 杨国海;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的业余生活[J];党建研究;2000年01期

7 胡华丁;领导干部要过好“亲属关”[J];党建研究;2000年04期

8 沈小平;年轻领导干部何处易“跌跤”[J];党建研究;2000年05期

9 王益灵;领导干部要增强责任意识[J];党建研究;2000年07期

10 龙再先;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J];党建研究;200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文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领导干部影响力的提升[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2 郭庆松;;试论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3 涂水良;;领导干部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中的责任[A];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江西省机关效能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刘远我;;县处级正职领导干部的职务分析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贾亚平;;领导干部要做端正作风的表率[A];西南六省、区、市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协作片第十五次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黄敏红;;论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对旬阳县推行领导干部“双考双评”考核考评工作机制的调查[A];安康市社科联——全市组织系统2004年度调研成果论文集[C];2004年

8 祝学文;陶欢英;;全面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诸要素分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利民;;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 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钱武华;;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关键[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京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陈家宝;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四权”监督[N];中国审计报;2005年

2 钱莹;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3 记者 龚达发;湖北抓紧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警示教育[N];人民日报;2000年

4 记者 罗茂城;四川宁夏领导干部观看《生死抉择》[N];人民日报;2000年

5 记者 尹鸿祝 王阿敏 本报记者 马利;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N];人民日报;2000年

6 林治波;领导干部更应学习与思考[N];人民日报;2005年

7 ;领导干部要做廉洁自律表率[N];宝鸡日报;2007年

8 马志鹏;领导干部要慎重交友[N];北京日报;2007年

9 崔国钧 李志民 徐广基;领导干部要坚持“八慎”[N];中国矿业报;2007年

10 汪洋;领导干部要带头读书[N];重庆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军;责任导向的政府领导干部控制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秦彪生;中共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张丽娟;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道德评价标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尹杰钦;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于学强;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理论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6 邹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廖文;领导干部廉政观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陈位志;执政党领导干部驾驭社会建设能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9 孙泽兵;党政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考试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志军;当代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龙;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若干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伟;论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培养[D];吉林大学;2009年

3 黄立清;党政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张灯;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罗媛;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俊;论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D];吉林大学;2006年

7 狄占石;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知行状况调查与思考[D];郑州大学;2006年

8 张磊;中国领导干部问责制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娟;领导干部公仆意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宋遂民;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86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086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6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