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06:35

  本文关键词: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 胡锦涛 城乡统筹 思想


【摘要】:“三农”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影响到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水平。为了有效解决城乡发展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城乡统筹思想。近年来,在党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用城乡统筹观念破解“三农”难题、用综合改革手段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开展对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研究,目的在于正确认识党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两个社会”的构建。本文立足于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现状,主要采取文献分析、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全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内容。第二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毛泽东城乡兼顾思想、邓小平城乡协调思想、江泽民城乡互动思想是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理论来源,强调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我国经济实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是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实践基础。第三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发展过程,全面、详细介绍了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产生、形成、发展的内容组成,从纵向角度对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深刻的论述。第四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指明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具有发展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指导思想的理论价值,强调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具有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带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实现、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价值。第五部分为结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胡锦涛 城乡统筹 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20;D6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9-12
  • 1.2.1 研究目的9-10
  • 1.2.2 研究意义10-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7-19
  • 1.4.1 研究方法17-18
  • 1.4.2 创新点18-19
  • 2.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19-36
  • 2.1 理论来源19-29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19-22
  • 2.1.2 毛泽东城乡兼顾思想22-24
  • 2.1.3 邓小平城乡协调思想24-27
  • 2.1.4 江泽民城乡互动思想27-29
  • 2.2 实践基础29-34
  • 2.2.1 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的现实需要30-31
  • 2.2.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31-33
  • 2.2.3 雄厚经济实力奠定坚实物质基础33-34
  • 2.3 本章小结34-36
  • 3.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发展过程36-54
  • 3.1 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产生36-39
  • 3.1.1 “城乡统筹”概念的提出36-37
  • 3.1.2 把“城乡统筹”纳入科学发展观37-39
  • 3.2 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形成39-46
  • 3.2.1 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39-41
  • 3.2.2 出台“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41-42
  • 3.2.3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42-44
  • 3.2.4 明确“三化”带动“三农”发展的思想44
  • 3.2.5 建立“加快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44-46
  • 3.3 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发展46-53
  • 3.3.1 明确“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方针46-47
  • 3.3.2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47-49
  • 3.3.3 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49-50
  • 3.3.4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50-52
  • 3.3.5 把城乡统筹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52-53
  • 3.4 本章小结53-54
  • 4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54-67
  • 4.1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历史地位54-58
  • 4.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54-56
  • 4.1.2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6-57
  • 4.1.3 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57-58
  • 4.2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的现实意义58-66
  • 4.2.1 有利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58-61
  • 4.2.2 有利于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建设61-63
  • 4.2.3 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63-66
  • 4.3 本章小结66-67
  • 结论67-68
  • 参考文献68-7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0-71
  • 致谢7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蓝海涛;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演变的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5年03期

2 李军刚;孔垂海;;论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经济师;2013年09期

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年22期

4 李树琮;;城乡统筹与小城镇建设发展[J];学习与实践;2008年12期

5 张晴;罗其友;刘李峰;;国外城乡统筹发展的做法与经验[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邦铭;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070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1070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9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