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视角下独立学院团学活动探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21:23
本文关键词:人文关怀视角下独立学院团学活动探究
【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一种新模式。自开办以来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上有公办院校一本、二本的压力,下有高职、高专的冲击,独立学院的学生想要在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巨大、竞争激烈的局面中立足,就必须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之一便是高校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高校团学组织紧紧围绕学校党政工作的大局,承担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团学活动是实现这项任务的有效载体之一。近年来独立学院的蓬勃发展正处于社会深刻改革时期,团学活动应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切实担负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这一使命,这就需要组织者在独立学院团学活动的开展中做更多的研究。因此总结研究独立学院团学活动,并且在团学活动中贯彻人文关怀思想,对促进独立学院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整体框架上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人文关怀要义与团学活动的特点。通过论述人文关怀的内涵和人文关怀的实质为本文进行人文关怀团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对团学活动的概念进行界定,概括团学活动时代性、多元性、实践性的特点;团学活动类型概括为: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四类。第二部分分析了团学活动人文关怀的理论依据及其价值。这部分主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党的人文执政理念三方面说明团学活动开展人文关怀依据;团学活动中加强人文关怀能够完善团学活动的内容,巩固团学活动的理论基础,明确团学活动的终极价值,为团学活动提供精神动力,锻造大学生现代人的品质,增强团学活动的实效性,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更有利于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团学活动。对团学活动中体现人文关怀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进行了分析说明。第三部分阐述了独立学院团学活动人文关怀现状。目前独立学院的团学活动组织基础日益完善,形式载体逐渐丰富,但是人文关怀缺失明显,活动组织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重工具性,轻主体性;重奖励,轻升华;重灌输,轻交流。人文关怀团学活动开展缺乏资金保障,缺乏稳定的组织者,缺乏群众基础,缺乏良好的环境。第四部分是本文重点所在,主要讨论了人文关怀视角下团学活动的优化路径。人文关怀团学活动的开展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理念,确立团学活动人文关怀的原则,丰富团学活动人文关怀的内容,并形成相对应的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稳定的人文关怀活动的组织者的保障,真正实现人文关怀在团学活动设计上、组织上贯彻人文关怀的理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文关怀 独立学院 团学活动 探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9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6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0-11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14-15
- (四) 本文创新之处15-16
- 一、人文关怀要义与团学活动内涵16-26
- (一) 人文关怀要义16-20
- 1. 人文关怀内涵16-18
- 2. 人文关怀的实质18-20
- (二) 团学活动内涵20-26
- 1. 团学活动的概念20-21
- 2. 团学活动的特点21-24
- 3. 团学活动的类型24-26
- 二、团学活动的人文关怀理论依据及其价值26-30
- (一)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26-27
- 1. 不断拼搏、勇攀高峰的品质26
- 2. 推己及人的良好品质26-27
- 3. 以和为贵、求同存异的精神27
-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27-28
- (三) 人文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理念28-30
- 三、人文关怀在独立学院团学活动开展中的现实困境30-34
- (一) 团学活动的开展并未以实现学生内在价值为目标30-31
- (二) 团学活动的开展并未发挥学生的主体性31
- (三) 在奖励刺激下开展,理想升华不足31-32
- (四) 经费保障问题难以解决32
- (五) 良好环境的缺乏致使团学活动的开展难度较大32-34
- 1. 领导阶层关注度较低32
- 2. 态度层面热情度不高32-33
- 3. 认识层面理论性较低33-34
- 四、人文关怀视角下团学活动有利条件及优化路径34-44
- (一) 独立学院团学活动人文关怀现实基础34-36
- 1. 日趋完善的组织架构34
- 2. 形式载体逐渐丰富34-36
- (二) 团学活动人文关怀的理念基础36-40
- 1. 以人的自由发展为理念36-37
- 2. 团学活动中的人文关怀及原则37-39
- 3. 团学活动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39-40
- (三) 团学活动人文关怀实现路径40-44
- 1. 争取多方支持,,保障人文关怀团学活动制度40-41
- 2. 多方开辟筹资渠道,保障人文关怀团学活动的经费41
- 3. 加强团干部建设,保障稳定的人文关怀团学活动组织者41-42
- 4. 优化活动开展策略,保障活动效果42-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8
- 附录48-50
- 后记50-5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光q
本文编号:1119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119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