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治理视域中的群众路线
本文选题:政党治理 切入点:群众路线 出处:《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群众中学习,在学习中把握执政规律,在尊重规律中求得发展,在科学发展中巩固执政地位。当代中国处于迅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冲击,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执政党在处理党群关系的实践中面临着新的形势,而要顺应新形势,必须要创新党群关系的思路和方法。文章分析了执政党处理党群关系所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指出必须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到群众路线之于政党治理的重要意义,阐明了政党治理的价值目标与为人民服务的内在契合;指出在政党治理视域下,坚持群众路线的着力点,即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创新党群沟通方式、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建立联系群众制度。只有把群众路线与政党治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实现党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
[Abstract]:Learning from the masses, grasping the ruling law in the study, seeking development in the respect of the law, consolidating the ruling position i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Contemporary China is in a rapidly developing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accompanied b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ith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and cultural pluralism, the social struc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verse. The ruling party is faced with a new situ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conform to the new situ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hat the ruling party faces in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importance of mass line to the party's governance must be recognized from the strategic perspectiv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ntrinsic agreement between the value goal of party governance and serving the people, and points out that in the field of party governance, the focus of adhering to the mass line is to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masses as the main body, to innovate the way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and to set up the idea of governing according to law. Only by combining the mass line with the governance of the political party, can we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e party to manage the country and manage the government, and realize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the party itself.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谢春玲;;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现代启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2 郭华茹;;密切党群关系的核心是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3 高民政,姜崇辉;政党治理与政党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目标性治理方略的探索与前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袁银枝;浅谈制度主客体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6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7 张富良,刘书英;从治理主体角度透视乡村治理危机——河南省Z县村支书、村主任现状调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8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郑文瑜;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10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陆前安;社区体育俱乐部与政府、市场、社区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晨光;江泽民反腐倡廉思想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秀琴;;新形势下影响党群关系的突出问题及深层次原因探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2 王炳毅;;关于信访的考察与思考[J];福建法学;2009年02期
3 郭华茹;蒋霞;;改善民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王传利;建国初期是怎样进行反腐倡廉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洁;陆翠岩;;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学说中国化的理论创新[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韶兴;;一种新型的执政文明形态:政党法治的内涵与特征[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卫星;建国初期毛泽东政党和谐思想及当代价值[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02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60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