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也需要“以德治官”——兼论用传统德性文化培养官员的“三感”
本文选题:反腐败 + 以德治官 ; 参考:《理论与改革》2015年03期
【摘要】:每个人都存在作恶的倾向,因而需要力量进行制约。约束个人的心性与行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律,一种是他律。"他律"方式即依靠法律制度固然能够有效地防治腐败,但"自律"即"以德治官"也能够对预防官员腐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中国共产党反腐的历史来看,其反腐模式并不排斥"以德治官",而且十分注重"以德治官"对于防治官员腐败的特殊意义。在"制度建设"还没有"把一切权力关进笼子"的情况下,或者说,在制度并不能"把一切权力关进笼子"的情况下,"以德治官"仍然不失为"制度反腐"必不可少的支持力量。从中国传统德性文化的特征、功效以及当前中国官场的实际情形来看,"以德治官"应重在用传统德性文化培养广大官员的"敬畏感、意义感、羞耻感"。
[Abstract]:Everyone has a tendency to do evil and therefore needs strength to restrict it. There are two main ways of restricting one's mind and behavior: one is self-discipline, the other is heteronomy. " The way of heteronomy, that is, relying on the legal system,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corruption, but "self-discipline", that is, "ruling officials by virtue", can als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eventing official corruption. Judging from the anti-corruption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ts anti-corruption model does not exclude "ruling officials by virtue", and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the special significance of "ruling officials by virtue" to prevent official corruption. When "institutional building" has not "caged all powers," or, in other words,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system can not "cage all power", "ruling officials by virtue" is still an indispensable support force for "system anti-corruption".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efficacy and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ese officialdom at present, it is important to cultivate the sense of awe, sense of meaning, and sense of shame with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virtue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sense of awe, sense of meaning and sham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分类号】:D262.6;D6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翰飞;江琦;;羞耻感对道德发展的影响及意义[J];中国德育;2012年16期
2 安德鲁·韦德曼 ,王新颖;中国的反腐运动与腐败[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韩步江;;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作用机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郝潞霞;韩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性的三维审视[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盖晓红;;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8期
5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6 杨寿堪;人文主义:传统与现代[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石中英;;自杀问题的教育哲学省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胡河宁;;组织传播早期研究中的人际关系学派[J];今传媒;2010年12期
9 崔建霞;关于人的存在的一点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李新亮;赵洪娥;;浅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钟进才;张华萍;林章华;覃向红;;应用《旅行笔记》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意义治疗的初步研究[A];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1年
2 薛勇民;王凤华;;生命哲学视野下的终身教育价值观[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燕;;“心理游戏”育德功能及其在德育课程中的应用[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4 段善君;;传统文化生命观对生命教育的启示[A];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会贵;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向帮华;符号哲学视野中土家族敬祖习俗育人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丽君;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现状及其自我建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肖瑞兰;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晓平;苦难与救赎[D];江南大学;2010年
5 张琴;窦桂梅语文教育观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进;语文教学中“爱的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蓓;中学生个人生命意义问卷的修订及区域性高中生常模的建立[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林林;无法企及[D];西北大学;2011年
9 翟冬园;贵州瑶山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文化路径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攀攀;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问题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宣文,毛华配;意义的追索——谈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J];青年研究;200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军;广州地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及生活意义感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贵卯;治人与治官[J];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5期
2 ;“法治”应该重在治官,而非治民[J];江西农业经济;2000年01期
3 宋进文;依法治官是防治腐败的关键所在──兼谈反腐败的思维及对策[J];大连干部学刊;2001年06期
4 谭贤安;治官方略[J];湖湘论坛;2002年04期
5 周宇飞;村民自治重在治官[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2年04期
6 沈峰;;依法治官、依法治权与依法治国[J];海南人大;2005年11期
7 萧惑之;李春晓;;惠民德政:治国必先治官[J];中关村;2007年04期
8 赵义;;治官突围[J];南风窗;2009年23期
9 ;山西“治官”风暴[J];兵团建设;2010年22期
10 ;摆正“治官”与“治民”的位置[J];理论与当代;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肖起来;刘心安;;治理市场经济环境与从严治官[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2 罗英姿;;谈“依法治官、依德治官”[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罗英姿;;谈“依法治官、依德治官”[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曹正汉;;分散烧锅炉——中国上下分治的威权体制及其稳定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尹卫国;治污先治官值得叫好[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 邓聿文;用孝来治官需要谨慎[N];深圳特区报;2012年
3 广州媒体人 苗蛮子;“治污先治官”关键在转变发展模式[N];重庆日报;2013年
4 吴正前;保护“从严治官”的“官”[N];解放军报;2000年
5 本报评论员 李建华;进一步发力“治官”[N];长江日报;2012年
6 毕诗成 ;重温“治官难于治民”的常识[N];嘉兴日报;2012年
7 记者 丁永勋;“治污先治官”,河清需铁腕[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8 山梁;“治污先治官”能成现实吗[N];三峡日报;2013年
9 本报评论员 高初建;从严治官才有公信力[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10 记者 徐日丹;“官民并治,,重在治官”[N];检察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龚元建;以德治官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84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784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