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二流子”的改造——与其他政权实体比较的视野
本文选题:乡村游民 + “二流子” ; 参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摘要】:乡村游民系不安本分、无产无业、危害乡村社会者的总称。他们往往谋生不以其道,好逸恶劳,绝对有德行的缺陷,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这一群体始终是地方政府治理的目标。除了基层政府,地方社会的习惯法、社区舆论以及乡村正统权威等乡土约制资源对游民的危害行为也发挥着抵制功能。20世纪40年代初,国共摩擦升级,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全面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陷入空前财政危机。根据地政府展开生产自救,大力开荒。囿于劳动力的严重短缺,根据地政府自上而下地掀起了改造"二流子"运动。中国共产党评价体系中的"二流子"与乡村游民有所不同,"二流子"根据抗日政府的标准进行身份识别,注重"有无正当职业",乡村游民则是乡村民众的社区角色认定,侧重"乡村危害性"与"德行"的品评。相比其他政权实体,根据地政府以国家的角色通过运动模式对乡村脱序者进行"专项治理",其改造的规模、力度,效果,都有不俗的表现。改造"二流子"则通过对传统约制资源进行创造性地转化予以推进。社区权威角色、村庄舆论与道德评价机制、宗教仪式与象征符号等各种传统约制资源有机结合,交互运用,成为现代政党改造"二流子"的手段,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对"二流子"的改造。
[Abstract]:Rural tour-related uneasiness, no property and no employment, harm the rural society of the general name. They often do not rely on their way of life, easy to work, absolute moral defects, to a certain extent harmful to society. This group has always been the goal of local government governance. In addition to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 the customary law of local society, community opinion and rural orthodox authority, the harmful behavior of the local resources to the vagrants also played a resistance function. In the early 1940s, the KMT and CPC friction escalated. The Kuomintang imposed a comprehensive economic blockade on the anti-Japanese base areas,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lunged into an unprecedented financial crisis. The base area government develops production to save oneself, opens up the wasteland energetically. Due to the severe shortage of labor force, the government in the base area set off the reform of "two-stream" movement from top to bottom. The "Erliuzi"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the rural vagrants. The "Erliuzi" is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of the anti-Japanese government, paying attention to "whether there is a legitimate occupation", and the rural Traveller is the community role of the rural people. Emphasis on "Village harmfulness" and "Virtue" evaluation. Compared with other political entities, the government of the base area carries on the "special treatment" to the rural disorderly person through the movement mode with the national role, its transformation scale, the strength, the effect, all has the good performan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wo-stream" i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onstrained resources. The role of community authority, village public opinion and moral evaluation mechanism, religious ceremony and symbolic symbols and other traditional constraints of resources organic combination, interactive use, become a modern political party to reform the "two-stream" mea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wo-stream" has been realized successfully.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的乡村游民与乡村社会”(13BZS059) 2013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2013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太原理工大学“华北社区调查与研究”基地支持项目
【分类号】:D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新生;抗日战争时期党的队伍发展的历史经验[J];党建研究;2005年08期
2 邱忠信;;论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思想[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沈力;;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歼敌、缴获武器及作战总数[J];军事历史;1985年04期
4 严恩萱;郭大力抗日战争时期二三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5 刘金江;略论抗日战争时期党内反对错误倾向的斗争[J];理论学刊;1987年05期
6 刘国林;;特等、一等残废民兵民工病故后其遗属的待遇问题[J];中国民兵;1987年01期
7 龚定中;抗日战争时期上海人民也曾营救过美国飞行员[J];上海党史研究;1994年05期
8 曹平,王丽娟;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一些重要收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J];理论探讨;1995年05期
9 兰芳;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对民主党派的不同政策[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1995年05期
10 成国银;抗日战争时期的精兵简政[J];四川党史;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祥;;试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两个纲领[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2 黄利群;;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干部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王起太;黄石远;;抗日战争时期的鄂皖边地区[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4 钟修芳;;抗日战争时期鄂豫边区的文化教育[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5 杨兴江;;试述朝鲜族同胞在方正县抗日战争时期的突出贡献[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6 谢世诚;;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粮食与民众生活[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7 朱潮;;第47团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卫生工作[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五)[C];2005年
8 林伟;顾健;;独立2团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卫生工作[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五)[C];2005年
9 张远新;;论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翁有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政治发展观初探[A];毛泽东邓小平与现代中国——中国现代史学会与中共永定县委、永定县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术讨论会重要讲话与论文选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卜保怡;普查昆明地区抗日战争时期文物并对重点文物进行保护的建议案[N];云南政协报;2000年
2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 李久林 成林萍;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5年
3 于一贫;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外税收协作[N];中国财经报;2002年
4 市委党史研究室 郑艳丽;论抗日战争时期潮汕地区的统战工作[N];汕头日报;2011年
5 特约记者 王恩汉;《抗日战争时期的李汉魂》出版[N];中国档案报;2005年
6 荣维木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如何推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执笔 吴继轩;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略论[N];光明日报;2011年
8 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体现[N];解放军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杨惠玲;“愿后人铭记这段历史”[N];石家庄日报;2010年
10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 陈立明;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N];人民政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梁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梁家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教门、帮会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3 王艳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职干部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颖;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通信兵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梁帅;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政治智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宋灵波;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政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4 袁媛;抗日战争时期贵州省立图书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菁;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土地减租政策及其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6 朱美娜;抗日战争时期长治地区的报刊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乌日汉;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戴蓉芳;抗日战争时期湘西地区难民救济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9 田家乐;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贡献[D];黑龙江大学;2015年
10 崔馨心;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46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846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