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团组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析
本文选题:高校 + 团组织 ; 参考:《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摘要】:青年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群体,高校团组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团日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学生骨干培养、推优入党和新媒体运用等是团组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Abstract]:Young college students are an important group in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Regiment activities, social practice and voluntary service activities, student backbone training, the promotion of party membership and the use of new media are important ways for League organizations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作者单位】: 湖北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湖北民族学院教研项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问题研究”(编号:2010JY02)
【分类号】:D29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李尚志;王恒;;邓小平主权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赵国友;;从陈独秀的经济思想透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谢瑛;;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中谈民生[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燕;;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肖小明;;论民生问题背景下责任政府的构建[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黄建明;;在社会阶层构成变化中提高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能力的路径探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秦晓宇;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震霞;;高校团组织有效服务大学生就业的一些探索[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3年02期
2 谢安国;试析新形势下高校团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J];安康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3 吕铭;高校团组织代表和维护青年学生利益问题初探[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0年01期
4 方立;谈高校团组织在工作中如何求得“党建带团建”的实效[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1年03期
5 陈浩凯;虚拟团组织:高校团组织创新的切入点[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陈平财,王襄渝;高校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定位思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7 高扬文;试论高校团组织辐射力和引导力的加强[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安琳;高校团组织要做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排头兵[J];理论界;2005年07期
9 戴卫义;闪茜菁;;论高校团组织在学生社团工作中的主导作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刘冬辉;何发胜;;高校团组织拓展学生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探究[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9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张倩;切实开展好“真情助困进万家爱心奉献促和谐”活动[N];甘肃日报;2007年
2 侯明 李坦阔 记者 刘伟;我省高校共青团工作有声有色[N];黑龙江日报;2000年
3 记者 李琼燕 实习生 刘妞;我省实施“双就业”示范工程推进青年就业创业[N];陕西日报;2009年
4 记者 拓玲 实习生 邢文捷;扩大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覆盖面[N];西安日报;2014年
5 张兵邋刘晓骥 陈阁;江宁区5个区校共建联动团支部成立[N];江苏经济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朴丽娟;大学生共青团员团员意识教育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856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856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