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人本价值的四重意蕴
本文选题:《为人民服务》 + 人本价值 ; 参考:《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摘要】:《为人民服务》是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光辉篇章,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重要文献,其核心思想"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忠实地代表和发展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注重人文关怀,更好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重视促进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显然,人的所有价值创造实践皆围绕人的主体需要而展开,这决定了人本价值在所有价值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梳理《为人民服务》人本价值的这四重意蕴,对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serving the people" is a glorious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an important document in the classic works of Marxism. Its core idea of "serving the people" fully embodies the Chinese Communists' adherence to the status of the people as the main body. Fully respect the pioneering spirit of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adhere to the people's interests first, always faithfully represent and develop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masses of people in China; pay attention to humanistic care and better maintain the flesh and blood ties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To promote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we alway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ual realization of individual value and social value. Obviously, all the value creation practices of human beings are carried out around the needs of human subjects, which determines the core position of humanism value in all values, so combing the four meanings of "serving the people" humanism value, For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hinese Dream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069)
【分类号】:D61;D2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仲伟;;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在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2 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袁银枝;浅谈制度主客体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郑文瑜;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6 焦秀君;;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7 岳汉景;赵军;;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的远航——政治学视角下的比较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8 邓晓宇;;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9 宋晓荣;;探析邓小平的制度建党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郑文瑜;;从加强师德建设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郑陈荣;;论公平正义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及其实践原则[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祺国;;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10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晨光;江泽民反腐倡廉思想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樊新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杜红娜;中苏论战对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消极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红娟;日伪统治时期东北税收制度探析(1931-194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付金梅;徐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贺方彬;;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陈霞;;论科学发展观的现代性基础[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董四代;;从五四启蒙到科学发展观[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美武;;我国政府行政人本价值缺失现象及其根源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刘继春;;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蕴[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马春鹏;刘毅;;论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本价值[J];武警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申晴;陈晓阳;;人本价值回归与显示路径[J];法制与社会;2009年18期
5 权菊青;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本价值[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6 杨芳;;论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价值意蕴[J];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廖江华;;我国公共政策人本价值思想探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8 金华;;公共政策人本价值取向分析及路径选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万树;蒋玉珉;;国民福祉的人本价值回归及其实现[J];学术界;2010年08期
10 马春鹏;;浅谈警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本价值[J];公安研究;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宽红;鲍鸥;;从人本价值到民生安全:实现民生安全文化的系统模式探究[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评论员;生命的远行与人本价值的崛起[N];南方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熊颖;重视人本价值取向的高校教师复合性考核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邵玲;科学发展的人本价值及其实现[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廖江华;新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的人本价值取向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夏美武;现代公共行政的人本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晓梅;技术的人本价值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85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885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