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我国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动力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4 02:11

  本文选题:公众参与 + 行政决策 ; 参考:《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01期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并把公众参与作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之首。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是协商行政的产物,其参与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制度保障,更离不开动力机制的支撑,即通过公众参与动力机制的有效与优化来突破当前公众参与有效性不足的瓶颈。因此,应整合政府与公众两方的需求重合度,充分运用激励、约束、透明度三种手段,建立起公众与政府间利益协调、价值兼容、信息交流的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动力机制。
[Abstract]: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roposed to perfect the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according to law, and regard public participation as the first of the major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legal procedures.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is the product of consultative administration. The realization of its participation function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a series of system guarantees, but also from the support of dynamic mechanism. That is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the insufficient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hrough the effectivenes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motivation mechanis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need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make full use of the three means of encouragement, restraint and transparency, and set up a dynamic mechanis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in which the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and the government are coordinated, the value is compatible and the information is exchanged.
【作者单位】: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法学部;
【分类号】:D621.5;D220;D9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甘肃行政学院课题组;陈宪;曹闻民;高选;;地级市政府民主决策机制问卷分析报告[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雅克.舍瓦利埃;张春颖;马京鹏;;治理:一个新的国家范式[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李国旗;;法学视角下我国行政决策模式之转型[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宁;;论警察机关在修复性司法中的定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徐志达;;新生代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之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5 孟庆瑜;徐超;;论预算行为与我国《预算法》的修改[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范逢春;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徐俊峰;;人事管理的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刘祖云;汪洋;;公共政府:综述、比较与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于江;雅典民主制评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冲;洪中发;;服务型政府理念下公共政策的制定[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2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朱观艺;;行政文化的现代化探析[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5 张睿丽;;议会政治:宪政民主的运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6 刘惠贤;杨如龙;;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问题研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7 曾宇青;;社区制困境与“公民—社区制”构建——以深圳为研究文本[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8 曾保根;;基本公共服务导入“顾客”理念的隐患及其超越[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9 郭倩;张继平;;海洋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功能与实现——基于对油污污染赔偿的思考[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10 王勇;;服务型政府若干问题考量——基于后工业化不确定性治理的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前安;社区体育俱乐部与政府、市场、社区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叶芳;冲突与平衡:土地征收中的权力与权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利平;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姗;推进中共党内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艳;政府在群众性体育赛事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李勋;中国法治变革下的价值观冲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曹倩;论行政强制中相对人权利的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季晓希;试论我国村民自治的历史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曹晗峰;跨学科视角下公共就业服务NPO途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郭伟伟;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邹舒然;网络传播对我国公民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戚建刚;;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模式之转型[J];法学研究;2011年01期

2 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罗豪才;[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从环;试论行政决策体制的现代化[J];探索与争鸣;2003年08期

2 罗峰,王伟萍;当代中国行政决策的多重要素[J];探索与争鸣;2003年11期

3 江彩云;;行政决策“从众”行为探因[J];今日海南;2003年12期

4 于永富;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J];理论观察;2004年01期

5 贺煜;我国行政决策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途径[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王贤芳;行政决策中的政府责任分析[J];行政论坛;2004年05期

7 黄彭;政府行政决策体制优化途径[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年08期

8 赵付科;论行政决策责任[J];理论探讨;2005年01期

9 陈炳水;论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J];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10 石峰;我国行政决策回应机制建设途径探索[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禹政敏;;论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参与行政决策[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崔裕蒙;;论行政决策的软约束[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3 李伟;;论我国行政决策责任机制的完善[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朱海伦;;改革行政决策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基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视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尚士高;;对行政决策立法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肖北庚;;论协商民主在行政决策机制中的引入[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杨海坤;李兵;;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行政决策的法律机制[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于立深;;论我国行政决策民主机制的形成和发展[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徐金燕;陆自荣;;行政决策中政府责任的缺失及其强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丁宇;;论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完善[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子辉(作者为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督察参与行政决策的若干思考[N];人民公安报;2004年

2 吴兢;我国超过70%市县出台专门规定规范行政决策[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郑根岭;行政决策应杜绝“三拍”[N];甘肃日报;2007年

4 吴兢;我国行政决策新机制逐步完善[N];人民日报;2007年

5 冷水滩区委党校教师 唐艳华;试论行政决策的法律属性[N];永州日报;2008年

6 ;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N];汕头日报;2008年

7 相国 国华 冬梅 砚才;陵县行政决策重民情[N];德州日报;2008年

8 吴骏;当好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律智囊团[N];宜兴日报;2009年

9 早报记者 陈辉楠;旧城区改造等重大行政决策要听证[N];东方早报;2009年

10 记者 张杰;龙岩实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N];福建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孟才;中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优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苏曦凌;行政决策的非理性维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张辉;组织结构、行政权力与利益关系[D];复旦大学;2005年

4 朱海伦;转型期地方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毛劲歌;毛泽东邓小平行政决策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旭光;重大行政决策听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隋佳昕;中国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苏加标;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吕静;我国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胡宇;我国政府行政决策的责任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蔡晓明;行政决策的法制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7 马寸;行政决策过程中公共利益偏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马磊;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顾宏标;中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王毅;县级行政决策智囊团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85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885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4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