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动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4 08:50

  本文选题:抗战时期 + 中国共产党 ; 参考:《太原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文化动员是中国共产党民众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时期,其始终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其发展壮大,有效的文化动员功不可没,集中反映在文化动员的背景、历史进程、内容、方式、特点,以及所带来的意义和启示。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文化动员的研究,有利于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动员的历史梳理,得出中国共产党文化动员的意义和启示。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动员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展开的。一方面是晋察冀地区处于交通的要塞,地理条件优越,群众基础较好;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动员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都逐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国内各党派政治立场出现了积极的转变,这些都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开展文化动员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开展的文化动员,分为初步、广泛和深入动员三个时期。其动员的内容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中国共产党抗战政策的宣传;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社会教育的开办。其动员方式主要采取设立文化组织;开办教育机构和通过新闻媒介传递信息。其动员特点体现出内容的丰富性;动员方式的多样性;动员目的的多重性。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所做的民众文化动员不仅推动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抗日事业的进程,也促进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力量的强大,促进了抗日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总结其历史经验,就是要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实事求是。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利用文化动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可以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Abstract]:On the other hand ,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CPC ) has had certain experience in the anti - Japanese base area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mobiliz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志芳;;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简介[J];实践(党的教育版);2005年10期

2 罗平汉;;燃烧着希望和热情——大批知识分子奔赴抗日根据地的原因分析[J];理论视野;2008年03期

3 谢先儒;;石公华抗日根据地史稿审定会在岳阳召开[J];湖南党史通讯;1985年07期

4 田酉如;;简论中国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性质[J];理论探索;1993年01期

5 房列曙;十九个抗日根据地质疑[J];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04期

6 吴静波 ,朱超南;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史上的又一座丰碑——析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着力点[J];党史纵览;2002年06期

7 胡建电,倪彬;三北抗日根据地何时“基本形成”[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8 杨圣清;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J];前进;2005年08期

9 牛崇辉;山西抗日根据地广泛实施民主政治述略[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靳连芳;抗日根据地民主实践的现实思考[J];桂海论丛;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平汉;;大批知识分子奔赴抗日根据地的原因分析[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2 巩小华;;试论抗日根据地学校中的民主精神[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时生;李岩;刁筠寿;葛正基;;和含抗日根据地的统一战线工作情况[A];铁流:新四军统一战线工作专辑——新四军统一战线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库充;;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刍议[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5 徐蓬;;浅述随南抗日根据地在鄂豫边区的战略地位和作用[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6 王晓鸣;杨乃伦;;向岩对开创天汉抗日根据地的贡献[A];湖北抗战——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7 吴遵文;;试述天汉湖区抗日根据地的公安保卫工作[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8 谢国雄;;浅谈汉川抗日根据地的国民教育[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9 胡逢林;;民主政府爱人民——襄河抗日根据地保护人权略论[A];地方革命史研究——湖北省新四军研究会十堰会议和咸宁年会专辑[C];2000年

10 陶勤;;浅论茅山抗日根据地的统一战线工作[A];黄桥战役史新探——纪念黄桥战役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 郭德宏;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N];光明日报;2005年

2 记者 海珍;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正式向游人开放[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3 柯岩;《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执政实践与执政经验研究》项目最终成果简介[N];山西党校报;2011年

4 ;苏浙皖抗日根据地[N];人民日报;2007年

5 ;胶东抗日根据地[N];人民日报;2007年

6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N];新华日报;2005年

7 ;冀热辽抗日根据地[N];人民日报;2007年

8 ;皖江抗日根据地[N];人民日报;2007年

9 ;河南抗日根据地[N];人民日报;2007年

10 ;湘鄂抗日根据地[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何德廷;抗日根据地肃奸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润民;战争·革命与吕梁山区社会之演变[D];山西大学;2007年

3 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D];南开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强;睢杞太抗日根据地的灾荒与救济[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胡依乐;抗日战争时期广东抗日根据地社会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赵见波;沂蒙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与经验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莹;华北及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女性模范的日常生活[D];山西大学;2015年

5 刘琳;抗日根据地女子教育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6 张莹;抗日根据地宣传教育方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7 冯彦博;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8 李小玉;抗日根据地惩治汉奸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6年

9 赵祥;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民众动员研究(1937-1945)[D];武汉大学;2017年

10 闫林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青年运动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928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928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e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