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群众监督的实践方式与现实启示
本文选题:抗战时期 + 晋察冀边区 ; 参考:《理论导刊》2015年10期
【摘要】:群众监督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效手段,是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更是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抗战时期的晋察冀边区,借助民主化的选举、充分发挥群众团体作用、广泛吸纳人民群众参政议政、主动向群众汇报和让群众检查工作、依靠"三三制"民主政权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了群众监督的开展。从中汲取其成功经验,对我们今天强化群众监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Abstract]:Mass supervision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punish and prevent corruption,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masses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and a basic requirement for the Party to carry out the mass line.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Jin-Cha-Ji Border region, with the aid of democratic elections, ga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mass organizations, extensively absorbed the masses into participation in government and discussed politics, took the initiative to report to the masses and let the masses inspect their work, and relied on the democratic regime of the "three or three systems". It has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upervis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the masses and adhere to the status of the people as the main body.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处理党群关系的历史经验研究”(12YJA710033)阶段性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4ZZ2106)
【分类号】:D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兆刚;;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形态及其经验探析——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为主要考察对象[J];东方论坛;2010年05期
2 谢忠厚;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创建和特点[J];河北学刊;1992年02期
3 张鸣;中共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选举与文化复归[J];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守云;;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保障农民政治利益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许福海;;试论抗战时期根据地乡村治理模式的建构(1937-1945)[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3 丁毅;李道永;;漫话金圆券[J];沧桑;2007年04期
4 肖剑;黄建国;;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探索[J];沧桑;2011年05期
5 李芳云;禾子;;近年来党内选举若干问题研究述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03期
6 刘长军;;建构“共意”: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的思想逻辑[J];大连干部学刊;2012年01期
7 袁桂海;;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晋察冀根据地的文艺宣传——以西北战地服务团为考察中心[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02期
8 张孝芳;;抗战时期中共群众动员的组织机制分析——以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运动为例[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05期
9 李仁和;;对农民文学缺失的思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课题组;;埃德加·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国际关系的贡献和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先初;;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政治的思考与实践[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2 姜铁军;;试论朱德在解放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A];全国朱德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C];2006年
3 吴毅;陈颀;;“说话”的可能性——对土改“诉苦”的再反思[A];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C];2012年
4 王友明;;试析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经济绩效——以山东解放区莒南县为个案[A];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孙桂珍;国民革命军政工制度研究(1924-1949)[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莉;近代中国的媒介镜像:《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1927-1940)[D];上海大学;2011年
4 王荣花;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河北大学;2011年
5 陶艳梅;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农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郝正春;经验、技术与权力:晋中新区之土改运作[D];山西大学;2011年
7 孙洋;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尹小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改造的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志永;建国初期河北省婚姻制度改革研究(1950-1956年)[D];复旦大学;2003年
10 王友明;莒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文清;苏区艺术之我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晓华;抗战期间西方记者在华活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丽颖;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征购土地政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转;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参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迟彦;“诗的史”与“史的诗”[D];西南大学;2011年
6 马飞;山西临县1946-1948年的土地改革运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辉;解放战争时期石家庄地区的还乡团与反还乡团斗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文跃;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D];辽宁大学;2011年
9 吴梅;一种底色 两种风景[D];安徽大学;2011年
10 康建武;民国时期竺可桢的政治态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川;;晋察冀边区的禁烟禁毒运动[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减租减息运动的历史作用[J];党的建设;2007年04期
3 达凤云;边质洁;;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土地政策初探[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齐一飞;;论晋察冀边区的法制建设[J];法学杂志;1990年02期
5 陆诒;;惜别晋察冀边区[J];群言;1995年02期
6 周有旭 ,李俊卿;筹建印钞厂始末——晋察冀边区斗争忆闻[J];党史纵横;1996年09期
7 欧阳小松;晋察冀边区的文化传播与抗战新人的造就[J];理论学习月刊;1997年08期
8 梁丽辉;赵远;李静体;;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村政权的性质及组织形式[J];学理论;2013年32期
9 马顺岭;;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妇女参政问题初探[J];商;2014年02期
10 梁丽辉;;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村政权的演变[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居之芬;;统一战线和民主政治的盛会——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初探[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2 刘茗;;略论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朱伟民;;浅析张家口城门图汇兑印纸[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0年第3期(邮票上的长城——长城集邮专刊)[C];2010年
4 李成瑞;;一声梅娘曲 双泪落君前——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杂忆之四[A];抗日战争与延安文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焦磊立;晋察冀边区文化研究院隆重成立[N];张家口日报;2012年
2 肖红松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晋察冀边区的禁烟活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记者 王方杰;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红色精神代代传[N];人民日报;2005年
4 张成利;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成为阜平“红色名片”[N];保定日报;2006年
5 仝静海;《晋察冀边区革命史编年》出版发行[N];河北日报;2007年
6 ;传承红色文化 弘扬晋察冀边区精神[N];张家口日报;2012年
7 本报通讯员 牛雅敏 李琴;晋察冀:临时邮政服务抗战[N];中国邮政报;2009年
8 ;晋察冀边区反“八路围攻”[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朱伟民;浅析张家口城门图汇兑印纸[N];中国集邮报;2011年
10 ;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战斗英雄 邓仕均[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红健;晋察冀边区的禁烟禁毒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胡飞;晋察冀边区与毛泽东思想的宣传(1942—1948)[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郑立柱;晋察冀边区农民负担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4 汪蕊;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妇女地位的提高[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凤伟;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教育述论[D];河北大学;2004年
6 程立芝;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干部教育述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梁丽辉;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村政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琚e,
本文编号:1933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933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