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干部选用制度:现实优势、矛盾困境与改进思路
本文选题:党政干部 + 选拔任用 ; 参考:《理论月刊》2015年07期
【摘要】:现阶段我国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具有明显优势:"党管干部"原则确保了社会稳定;"任命制"实现了有效激励,促进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竞争性选拔形式的创新实践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在制度设计和制度运行中,同时也存在着如下矛盾困境:原则与例外之间的矛盾;制度刚性与政策弹性之间的矛盾;多数人与少数人之间的矛盾;法理与情理之间的矛盾。下一步的改进思路应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摒弃制度完美主义,树立有限理性观念;严格规范委任制程序,尊重选举制结果,扩大民主选举范围;破除年龄杠杆,增大级别晋升空间,探索"两官分途"的改革路径。
[Abstract]:At present, the system of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s in our country has obvious advantages: the principle of "party in charge of cadres" ensures social stability, the "appointment system" realizes effective incentives, and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of competitive selec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mocracy. In the 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 there are also the following contradiction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rinciple and excep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institutional rigidity and policy flexibilit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majority and the minority;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egal theory and reason. The next step should focu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abandoning institutional perfectionism and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limited rationality; strictly standardizing appointment procedures, respecting the results of the electoral system, expanding the scope of democratic elections; and breaking the age lever. Enlarge the promotion space of rank, explore the reform path of "two officials separate path".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2YJC720036)
【分类号】:D26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2 余绪鹏;;公民意识生长:现实制约及其未来路径——传统政治文化的视角[J];兰州学刊;2013年06期
3 余绪鹏;;社会关系“家族化”:文化根源及破解途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金太军;赵军锋;;基层政府“维稳怪圈”:现状、成因与对策[J];政治学研究;2012年04期
5 李景治;;中共党内选举制度的完善[J];学术界;2013年01期
6 刘旭涛;;中西官员升迁路径比较与超越[J];人民论坛;2012年2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志云;;双重激励下的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以投资支出竞争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密婷;;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危害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3 施戍杰;吴大远;;限定延伸职能,强化核心职能——斯密动力视角下国家职能的调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姜志霄;;地方监管失灵与劳动标准竞次——以中国货车超限超载运输现象为例的分析[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3期
6 袁连生;;我国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赵银侠;班理;梁淑萍;;城市女农民工生存状况的社会资本理论分析——陕西省城市女农民工生存状况的调查[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周沛霖;;浅论三元主体作用下企业社会责任建构中的政府职能[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9 陈金英;柳建庆;赵瑞国;;中国篮球教练员职业声望及社会特征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程永林;;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强制性制度变迁[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土地出让反应函数的估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1993-2009)[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刘宁;孙秋鹏;;投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倪子靖;;规制俘获理论的文献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7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9 郎金焕;许盈盈;;法律缺失与替代性投资者保护机制——以配额制为例的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赵会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3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6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7 黄蕙萍;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环境规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王争;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与贸易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倪子靖;转型经济中的分层俘获[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芳香;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形成机理与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潘旭;关于税源控管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罗巧华;村委会选举中失范行为及其制度化弥合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文秀;我国地区市场分割成因与福利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孙佳佳;控制权的政治收益及地方政府干预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宇驰;作为制度要素的地方政府与产业绩效关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承毅;我国流域水污染问题的政府管制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10 于亚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政府行为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沪宁;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2 陈发桂;;基层维稳运行的路径选择——基于运行机制的制度性缺陷[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杨爱平;胡炜光;;当代中国区域一体化的政治动员机制:一个分析框架——基于广东省贯彻实施《纲要》的实证考察[J];公共管理研究;2011年00期
4 徐勇;;“接点政治”: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县域分析——一个分析框架及以若干个案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金太军,洪海军;论政治行为的动因及其制约因素[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6 王彩波;利益分化与中国渐进性政治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7 金太军;张劲松;;政府的自利性及其控制[J];江海学刊;2002年02期
8 沈立人;戴园晨;;我国“诸侯经济”的形成及其弊端和根源[J];经济研究;1990年03期
9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10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宇;论干部人事制度创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王磊,韩爱红;干部人事制度创新的战略思考[J];学习论坛;2002年02期
3 罗婕,王莉娟;改革干部人事制度与遏制腐败[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谢商成;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创新改革[J];党建;2003年12期
5 张建丰;改进和创新干部选拔工作[J];中国机关后勤;2003年05期
6 苗永明;;在干部选拔和用人招聘工作中应重视心理素质的测评[J];民主;2003年01期
7 蒋晓华;;对疏通干部“出口”问题的思考[J];兵团建设;2003年08期
8 周伯奇 ,柴德福;烧足炉火铸脊梁——西北二棉干部人事制度创新[J];政工研究动态;2005年05期
9 安丽;;实践是检验干部德才的唯一标准[J];延边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刘炳香;;干部人事制度法规体系初步形成[J];刊授党校;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新中国成立60年干部人事制度建设与改革的历史成就和主要经验[A];光辉的历程 宝贵的经验——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建设主要成就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吴木;;落实《决定》重在用人[A];弘扬延安精神实践“三个代表”[C];2002年
3 朱有志;周湘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两个重要创新——来自湖南基层的新鲜经验[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4 吴志平;;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5 ;切实增强“六种意识” 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六项要求”[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辩证地看待“干部走读”现象[N];济宁日报;2008年
2 记者 张凤兰;州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共阿坝州委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N];阿坝日报;2010年
3 杨再胜;绥化局机关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增活力[N];北大荒日报;2011年
4 特约记者 胡晓明 记者 杜争华;透明选干部 竞争靠民主[N];沈阳日报;2008年
5 中共唐山市委党校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 团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 刘书生;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6 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委 吴万清;提高素质 激发活力[N];柳州日报;2008年
7 鲁岩;选用干部要多尊重群众意见[N];解放军报;2003年
8 本报评论员;紧扣“两个加快”推进改革[N];四川日报;2010年
9 记者 蓝岸;国企干部人事制度加大创新力度[N];深圳特区报;2010年
10 本报评论员;从“赛场选马”看干部人事制度创新[N];中山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孝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廉政反腐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家明;云南省直机关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34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934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