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创新社区服务供给机制研究——以C市J区为例
[Abstract]:In the new era, the changes in the soci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the governance environment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have posed a new challenge to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serving the masses, and required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to take the innovation of the community service supply mechanism as a breakthrough. We will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grass-roots service-oriented party organizations.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providing community service by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incorporating the "governance" elements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environment requirements in the new period, we can construct the framework of innovative community service supply mechanism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as an emphasis expression. Effective community service demand acquisition mechanism, emphasis on participation, consultation, response to community service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emphasis on cooperation, coordination, rule of law community service supply realization mechanism and emphasis on participation, transparent community service effect evaluation mechanism. This paper gives a bett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five complete work method", which i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 to innovate the community service supply mechanism in the practice of community service supply in the J district of C city. It also provides the practical support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positive value of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Based on this, we can optimize the way of setting up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build "two-way interactive" community service demand access channels, pay attention to community servic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participation and consultation and balance of interests. Make clear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among different service providers, strengthen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service supply, and ensure that the main body of the evaluation of community service effect is diversified and the process is open and so on. The practice of promoting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to innovate the community service supply mechanism is formed and put into practice, and the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grass-roots service-oriented party organizations is promoted.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罗格斯大学公共事务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A030)
【分类号】:D26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艳;关于我国社区服务理论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求实;2000年11期
2 黄序;试论北京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趋势[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张仁信,王新;当前就业的主要途径──社区服务[J];辽宁经济;2000年09期
4 李秋宝;内地城市社区服务发展思考[J];民政论坛;2000年02期
5 杜玉华,李屏南;论社区服务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李少怡;不断完善社区服务 逐渐增强城区功能[J];学习导报;2000年05期
7 崔守仁;;社区服务的路怎么走?——关于社区服务再发展的几点思考[J];劳动世界;2000年06期
8 刘晨;社区服务潜在的就业市场有多大[J];北京统计;2001年02期
9 孟淑贤;加强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J];大连干部学刊;2001年02期
10 牛丽华,易虹;香港的社区服务系列化[J];中国妇运;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怀宜;;健康的老龄化与社区服务[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2 ;老年人既是社区服务的参与者又是社区服务的对象[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陈晓中;;关于虹口区社区服务产业化问题研究[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社区和就业》课题组;;培育社区服务业 促进再就业工程[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杨晶;;社区服务政策的内容分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徐永祥;;论社区服务的本质属性与运行机制[A];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2年
7 马艳丽;罗瑞荣;;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浅探[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8 刘芳;;迈向和谐社会社区服务的制度保障研究[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健;;破解社区服务难题 推进和谐社区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郝琳;;怎样提升社区服务功能[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莫一云 刘小菁;广东妇联架桥梁[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 刘勇;突围:对社区服务的再认识[N];中国社会报;2002年
3 刘祖云 戴洁;社区服务应尽快步入制度化发展轨道[N];中国社会报;2003年
4 记者 杨炳珑;“加强社区服务 建设和谐社区”论坛在京举行[N];中国社会报;2005年
5 记者 跃红;鼠标一点即享社区服务 高新区建成社区服务网[N];保定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侯俊玲;五原提升街道社区服务水平[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7 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政协主席 秦存华;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需培育重点服务行业[N];大众科技报;2006年
8 徐春林;我国社区服务出现新趋势[N];国际商报;2007年
9 殷立春;社区服务业产业化步伐加快[N];经济日报;2007年
10 苏民;扎实推进社区服务有序健康发展[N];经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邹凯;社区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翔华;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的社区服务多元供给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付望舒;我国社区服务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王罡;嘉兴市社区服务机制创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刘绍才;城市社区服务功能定位和实现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于晓静;社区服务新体制探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6 张晓玉;中国第三部门提供社区服务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瑞存;治理视域下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创新[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勇;新社区服务:构筑多中心秩序下的公民社会[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方德岩;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10 薛雁翔;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42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14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