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0 06:50
【摘要】: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从1935年中共中央到达陕北起至1948年离开陕北的这13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由弱到强,并为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塑造自身的政党形象,全面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实行民主,保障民众的民主权利;英勇抗战,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这一系列的积极行为使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亲民爱民、民主、爱国御辱的良好政党形象。中国共产党塑造的良好政党形象使其获得了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巩固和发展了陕甘宁边区,壮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力量,使之有能力与国民党展开战略决战,并最终夺取国家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中的成功经验,对当前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及塑造良好的执政党形象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相关概念的解析,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一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背景”主要分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背景、肩负的任务和自身的成长情况,认为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是为了巩固和发展边区的需要,团结一切力量进行抗战的需要,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二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自塑”主要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背景、肩负的任务以及自身的宗旨出发,着重从亲民爱民形象的塑造、民主形象的塑造、爱国御辱的形象塑造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自塑。第三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的传播”主要从充分发挥报刊主流媒介的宣传作用,综合运用广播、电影、戏曲等形式增强宣传效果,借助外部力量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四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成效”主要从延安时期巩固和发展了解放区,为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赢得了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肯定和支持,以及获得国外人士的肯定这几个方面来论述,得出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取得巨大成效的结论。第五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启示”主要论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成功经验对当前中国共产党良好形象塑造的现实启示,包括:亲民爱民的政党形象是关键;推动民主发展,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维护国家利益,捍卫民族尊严;重视运用多种方式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
[Abstract]:The Yan'an period was a crucial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uring the 13 years between the arrival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in northern Shaanxi in 1935 and its departure in 1948, the strength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grown from weak to strong. And for the ultimate victory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ctively shaped its own image of the party, fully implemented the purpose of serving the people wholeheartedly, vigorously developed the economy, improved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practised democracy, guaranteed the democratic rights of the people, and fought valiantly against Japan. To safeguard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national dignity. This series of positive actions made the CPC establish a good party image of loving the people, democracy, patriotism and humiliation. The good image creat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won the approval and support of the people, consolidated and developed the Shensi-Kansu-Ningsia Border region, strengthened the strength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people's army, and enabled it to launch a strategic decisive battle with the Kuomintang. And finally seized the state powe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China. In Yan'an period,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shaping the imag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PC to improve its ruling ability, maintain the flesh and blood contact with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and create a good image of the ruling part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opic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concepts,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the innovative poin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the background of shaping the imag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Yan'an period", mainly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task and the growth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Yan'an period.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image of the CPC is designed to consolidate and develop the border area, to unite all the forces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to develop the CPC itself. The second chapter, "the self-molding of the imag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Yan'an period", mainly from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task and the purpos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Yan'an period, focusing on the creation of the image of the pro-people and the people,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image of democrac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lf-molding of the imag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Yan'an period. The third chapter,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imag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Yan'an period," mainly from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propaganda role of the mainstream media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comprehensively using the form of broadcasting, film, opera and other forms to enhance the publicity effect. With the help of external forces to publicize the good imag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other three aspects are discussed. The fourth chapter, "the effect of shaping the imag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Yan'an period", mainly consolidated and developed the liberated areas from the period of Yan'an,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inal victory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It has won the affirmation and support of the democratic parties and the democratic personages, as well as the affirmation of the foreign personages, and has drawn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imag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Yan'an period has achieved great results. The fifth chapter "the inspiration of the image shap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Yan'an period" mainly discusses the realistic enlightenment of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image mol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Yan'an period on the current good imag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t includes: the party image of pro-people and love the people is the ke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and safeguarding the people's democratic rights; safeguar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s and safeguarding the national dignity;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propagating the good imag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various ways.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晓轩;延安时期的“五湖四海”现象与思想文化繁荣[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张立中;延安时期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方先铭;;对延安时期“精兵简政”的再认识[J];学习与实践;2001年09期

4 雷甲平;简论延安时期的历史地位[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5 杨美让;中共在延安时期理论创新的经验[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黄延敏;延安时期党扩大群众基础的经验及启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3年07期

7 潘祥超;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伟大实践[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刘建德;杜红荣;;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历史经验[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王合伦;汤晓菲;;延安时期的廉政建设及其启示[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苑秀芹;;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发展变迁[J];才智;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勇;;试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农民问题的解决及其启示[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2 孙欲声;;论延安时期民主精神的特点[A];延安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刘亚利;;中共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4 张秀丽;封学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势力的政策探析[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5 拓宏伟;;中国共产党与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6 王行水;;浅谈党在延安时期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A];弘扬延安精神实践“三个代表”[C];2002年

7 孙欲声;;论延安时期的民主精神[A];弘扬延安精神振兴青海经济——青海省延安精神与当代中国发展和民族工作实践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选[C];1997年

8 祁之泰;;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哲学贡献[A];延安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李忠全;;试论延安时期党建历史的基本经验与启示[A];“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未来”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王晓荣;王育英;;延安时期党的人民利益观[A];从《为人民服务》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艾庆伟;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业与红色旅游研讨会召开[N];陕西日报;2007年

2 贾志敏 张军;“延安时期民俗文化影视城”雏形乍现[N];延安日报;2011年

3 孙国林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延安时期文艺期刊风采再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延安大学校长 崔智林;延安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经验[N];光明日报;2013年

5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郭永平;延安时期党的廉洁政治永放光彩[N];陕西日报;2012年

6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主任 赵耀宏;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N];光明日报;2013年

7 黑龙江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弘扬延安时期群众路线的光荣传统[N];黑龙江日报;2013年

8 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 马峗;学习党在延安时期的为民思想 努力做好改革发展为民工作[N];中国测绘报;2013年

9 安阳师范学院党委研究室 杨露;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经验的当代价值[N];光明日报;2014年

10 景慧;延安时期“双拥”的蓬勃发展[N];大众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社争;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卢少求;延安时期中共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璐佳;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学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杨俊;延安时期理论学习及其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希贤;延安时期党领导思想文化战线的历史经验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1994年

7 张国茹;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8 陈欣欣;延安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王明;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德钦;延安时期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丽明;延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王巧巧;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及其现实启示[D];延安大学;2013年

3 陈旭;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5年

4 史常秀;延安时期毛泽东文化观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张杰;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回族干部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李科一;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的当代价值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7 李丽;延安时期翻译文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白静;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集体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9 谢添;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才观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10 王骁;延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历史经验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82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282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e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