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稼祥对政党外交的贡献
[Abstract]:Wang Jiaxiang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diplomatic caus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No matter in the period of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or in the period of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e practiced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party diplomacy and was the leader, organizer and participant of party diplomacy. Looking at his revolutionary life, Wang Jiaxiang's contribution to party diplomacy is mainly reflected in his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as a diplomatic envo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hich reports to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o win the support of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and the United Communist Party to the Chinese revolution; Setting up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Foreign Liaison Department,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skills, carrying out diplomatic activities to the political parties of various countries, putting forward many basic ideas of party diplomacy, providing ideological guidance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party diplomacy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第7批特别资助项目“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研究”(2014T7084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2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周付;论新时期新型政党外交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价值[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2 杨扬;;解读十七大确立的政党外交基本思路[J];唯实;2008年04期
3 吴兴唐;;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新时期[J];当代世界;2009年02期
4 任杨文;;试论冷战后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新发展[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任杨文;;试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思想的演进发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6 杨扬;;近年来中共政党外交研究综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2期
7 余丽;;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3期
8 徐双;;新时期中共政党外交理论研究述评[J];法制与社会;2009年20期
9 杨扬;;近年来中共政党外交研究综述[J];北京党史;2009年04期
10 汤运红;;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发展脉络解读[J];天中学刊;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余科杰;;关于政党外交的几点认识和思考[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2 王少华;;政党外交与执政能力建设[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炳辉;;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A];公共外交季刊2012秋季号(总第11期)[C];2012年
4 钟联文;;邓小平政党外交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的历史性开拓与发展[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04年
5 钟联文;;邓小平政党外交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的历史性开拓与发展[A];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党史党建部 刘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基本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刘水明;绕两个大局 做好政党外交[N];人民日报;2007年
3 新华社记者 谭晶晶;开拓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9年
4 中联部部长 王家瑞;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格局[N];人民日报;2007年
5 新华社记者 林立平;党际交往:探索中国特色政党外交[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戴秉国;开拓新世纪政党外交新局面[N];解放日报;2001年
7 特约记者 周兆军;中共正以更开放姿态与世界交往[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记者 李可;中联部:深化认识促发展[N];光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温宪;丰富活跃 成效显著[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时新华;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实践·经验[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蕾蕾;社会身份理论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创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芸;论政党外交[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
2 赵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理论与实践[D];扬州大学;2009年
3 何艳军;冷战后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研究[D];外交学院;2007年
4 郭安娜;当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党外交研究[D];外交学院;2016年
5 余尚东;邓小平对中苏政党外交的影响及经验总结[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
6 李兆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战略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肖慧敏;中日政党外交对政府外交的作用和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8 刘双峰;政党外交与国家软实力建设探析[D];外交学院;2012年
9 高雅;中国共产党与阿拉伯国家政党外交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马阳阳;当代中国对澳大利亚政党外交研究[D];外交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388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388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