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坚持和改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发布时间:2018-12-27 20:21
【摘要】:坚持和改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建设中国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政治红线,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高度,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深度,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实践角度,认识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重大意义。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即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在公司治理中,党企分工不分家,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国有企业党委(党组)也要尊重其他治理主体的法定权责,不能党企不分,成为生产经营的决策指挥中心;否则,就会背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
[Abstract]:Persisting in and improving the Party's leadership ove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the political red line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building China's modern state-owned enterprise system,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thoughts on running the coun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pholding and develop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solidating the political height of the ruling foundation and the ruling position of the Party, from the realistic depth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ability,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engthening, improving, and expand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understand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ove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over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embodied i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to play a leading and political core role, that is, the direction,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ensure implementation. I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party and enterprise division of labor is not divided,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d improve corporate governance unified, each of their responsibilities, coordinated operation, effective checks and balances. Party committees (party group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hould also respect the legal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other governing bodies, and they should not be separated by the party and enterprises and become the decision-making and command centers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therwise, they will deviate from the reform direction of establishing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s.
【作者单位】: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中石化党校〉;
【分类号】:D26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卫平;;加强国有企业廉政建设工作的途径[J];现代企业;2006年03期

2 韩磊;;浅谈国有企业如何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21期

3 王艳丽;;新时期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8年07期

4 李文彪;;国企党员的岗位责任和企业党建创新[J];经济;2012年06期

5 李禄位;;用监督筑牢国有企业“一把手”的党风廉政防线[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24期

6 刘波;;企业党建是国有企业的生命线[J];先锋队;2013年05期

7 黄远志;;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J];政策;1996年08期

8 ;保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权笔谈[J];党建研究;1996年08期

9 张明楚;坚持党对国有企业政治上的领导权[J];党政论坛;1996年08期

10 刘实;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J];企业改革与管理;199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发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效能是国有企业重现爆发力的内在力量[A];改革创新铸辉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周文雄;;加强对国有企业“一把手”监督的几点认识[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3 ;探索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努力将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A];改革创新铸辉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柯逖祖;;北京市国有企业反腐倡廉调查[A];当代北京研究(2014年第1期)[C];2014年

5 陈汝达;;对国有企业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几点思考[A];思想政治工作论文集[C];2001年

6 袁国庆;;探索国有企业反腐倡廉教育科学化的有效途径[A];2012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东旭;成朝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实现国有企业持续快速发展[A];青海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获奖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平萍邋宋华茹 聂世超;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为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国有企业提供坚强保证[N];河南日报;2007年

2 哈守珍;青海着力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3 记者 冯晓荣 通讯员 杨江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N];陕西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全省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在平召开[N];平顶山日报;2007年

5 记者 田丽;不断开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新局面[N];西藏日报;2006年

6 孟斌;加强党建工作 做大做强国企[N];郑州日报;2007年

7 记者 建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N];青海日报;2008年

8 记者 张伟方邋通讯员 任荣迪;着力构建企业惩防体系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N];宁波日报;2008年

9 王峰;浅谈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N];青岛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黄世钊 通讯员 李莎莎;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N];法治快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庄杰;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拥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易杨双丹;新时期我国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梦君;国有企业内部反腐机制建设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娇龙;国有企业反腐倡廉问题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田雅君;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对政府反腐的启迪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李景阳;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7 孙美杰;共青团工作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培育[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8 李汶倩;当前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9 卿颖;CDXR集团反腐“三三三”预防模式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10 方玉成;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93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393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e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