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中共四大对民族革命运动的“新审定”与群众观确立的思想逻辑

发布时间:2019-01-27 19:52
【摘要】: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是中共四大突出的历史贡献。党关于这两个问题形成的思想,建立在革命属性认识发生重大变化的基础上,是对民族革命运动作出"新审定"的结果。中共四大群众观的确立有其内在思想逻辑。在国共合作实践背景下,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不是也不可能指让国民党服从共产党的领导,而是以争取广大群众来保证党对民族革命运动的领导。民族革命运动、无产阶级领导权、农民同盟军与群众观的思想,构成中共四大关于中国革命理论的整体。中共四大群众观的确立,使党走上领导群众的道路,从而完成了从狭小团体到"群众党"的组织形态完型。中共四大群众观的确立留下了党的群众路线思想酝酿的历史印记。
[Abstract]:Proletarian leadership and the Allied Peasants are the four outstanding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of the CPC. The Party's thought on the formation of these two problems is based on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cogni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attributes, and is the result of "new examination"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ary move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our mass view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its internal ideological logic.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actice of KMT and CPC cooperation, the proletarian leadership is not and cannot mean that the Kuomintang should submit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but to win over the broad masses to ensure the Party's leadership over the national revolutionary movement. The national revolutionary movement, the leade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and the ideas of the peasant allies and the masses constitute the whole theo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the fourth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our mass view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akes the Party take the road of leading the masses, thus completing the shape of the organization from a narrow group to a "mass part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our mass view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ft behind the historical imprint of the Party's mass line thought.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10JZD0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颖;;中共四大历史意义探析[J];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晓青;;试论中共八大的外交思想[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胡晓;;暖春是怎样变成严冬的: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到反右派运动[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3 尚长风;储著武;;60年代初工业支援农业的历史考察[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4 李宗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孙显元;;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付新红;;1957年“百家争鸣”转变为“两家争鸣”的原因探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李忠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耿春亮;李会勤;;胡绳对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贡献[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刘道福;端木婕;;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北京党史;2006年04期

10 王建军;;胡乔木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J];北京党史;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肖远;;“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为视角[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2 秦宣;;毛泽东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反思[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涛;张德友;;论科学发展观对毛泽东社会统筹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4 马文静;;文革教育经验口述[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刁其武;;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对新中国出版事业的指导意义[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正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成瑞;尚长风;;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数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郝伟锋;;中共琼崖一大与琼崖青年运动[A];竹林里风雷——中共琼崖一大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9年

9 彭青霞;郝伟锋;;论中共四大对中共琼崖一大的指导作用[A];竹林里风雷——中共琼崖一大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9年

10 冯昕;;瞿秋白与中共“四大”[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2 韩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治理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成林萍;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及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尹海燕;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科学实现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谢忠文;从革命到治理[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6 逯原;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我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政敏;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岳奎;革命与执政之间: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董树彬;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曾令勋;1954年至1965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百爽;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中国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亚超;建国后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的内在矛盾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张欢欢;“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东敏;论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探索[D];西北大学;2011年

5 石逸文;毛泽东处理群体性事件思想论析[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李凯桐;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智香花;从三大历史转变看中共八大[D];河南大学;2011年

8 曹兰锋;论毛泽东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创新[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博;新世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思学;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宁;上海市纪念中共四大召开八十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5年02期

2 ;中共四大纪念馆观后感征文启事[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年11期

3 ;纪念中共四大召开90周年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征文启事[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3年12期

4 ;纪念中共四大召开90周年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J];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02期

5 王健英;中共四大及其后的中央机关[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3年07期

6 龙钢;徐寿松;;抹去岁月尘埃的中共“四大”[J];新长征;2005年20期

7 张明楚;"群众性政党"的提出与中共四大的作用[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张东明;;在中共四大上异军突起的彭述之[J];党史博采(纪实);2012年05期

9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召开时间[J];云南档案;2012年11期

10 陶用舒;中共四大和“党内合作”策略的形成[J];益阳师专学报;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蕙芬;;李大钊与中共四大[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2 彭青霞;郝伟锋;;论中共四大对中共琼崖一大的指导作用[A];竹林里风雷——中共琼崖一大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9年

3 许天;;浅谈艺术作品在纪念馆陈列中的运用——以中共四大纪念馆布展为例[A];2013年中国人物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李上涛;一份画报透露中共四大原址[N];文汇报;2012年

2 李红;1925,中共四大开创历史新局[N];解放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朱珉迕;补述一段独特而重要的历史[N];解放日报;2012年

4 中共虹口区委党校 张家禾;中共四大:推动大革命高潮到来[N];解放日报;2012年

5 薛金玉;珍贵的中共四大纪念章[N];中国文物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朱海兵;感悟人民创造历史的真谛[N];浙江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乔欣;在红色遗址上的缅怀[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张家康;一代革命家瞿秋白的办报之路[N];中华新闻报;2005年



本文编号:2416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416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c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