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让党组归位:对中共党组制度有效运转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9-03-05 17:53
【摘要】:党组是非党组织领导机关中的领导核心,是实现党对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沟通党外力量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实现党员干部管理的重要方式。这也决定了党组制度的内在价值,进而决定了党组制度会不断在实践中为自己开辟道路。自1927年以来,党组(团)制度化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共作为革命党争夺革命领导权时期,第二阶段是成为执政党领导国家建设时期,第三阶段是扮演改革中坚力量推动改革开放时期,第四阶段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时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党组制度需要调整和完善,探索有效运转形式,建构更加科学完善的模式与机制,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彰显其价值。
[Abstract]:The core of leadership in the leading organs of non-party organizations is the bridge and link between the Party's leadership over the various undertakings of the countr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rty's line, principles, policies, and non-party forc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management of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This also determines the internal value of the party group system, and further determines that the party group system will continue to open the way for itself in practice. Since 1927, the institutionalized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group (regiment) has undergone four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the period during which the CPC, as a revolutionary party, competes for the revolutionary leadership, and the second stage is the period when it becomes the party in power to lea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 The third stage is to act as the backbone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fourth stage to deepen the reform and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in an all-round way.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and the advance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the Party group system needs to be adjusted and perfecte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form of operation, to construct a more scientific and perfect model and mechanism, to give play to the core role of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group, and to demonstrate its valu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3JZD022)
【分类号】:D26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宜春;;政府部门党组制度与行政首长负责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06期

2 徐勇;赵德健;;找回自治: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3 张星久;儒家“无为”思想的政治内涵与生成机制——兼论“儒家自由主义”问题[J];政治学研究;2000年02期

4 罗峰;;政权系统中党的组织建设:历程、特征及其有效性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9年04期

5 储建国;;精英自律、政治转型与民主质量——将“德性”带到比较政治研究的中心[J];探索与争鸣;2012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李尚志;王恒;;邓小平主权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赵国友;;从陈独秀的经济思想透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谢瑛;;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中谈民生[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燕;;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肖小明;;论民生问题背景下责任政府的构建[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黄建明;;在社会阶层构成变化中提高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能力的路径探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7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秦晓宇;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瑞琴;;腐败对原苏共的毁灭性影响[J];红旗文稿;2009年11期

2 叶志如 ,唐益年;光绪朝三海工程与北洋海军[J];历史档案;1986年01期

3 张星久;儒家思想与中国君主专制的内在冲突[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4 邹兆琦;;慈禧挪用海军费造颐和园史实考证[J];学术月刊;1984年05期

5 侯少文;党委制与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区别及互鉴[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05期

6 张友渔;;论我国行政机关的首长负责制[J];政治与法律;1984年03期

7 徐勇;;中国家户制传统与农村发展道路——以俄国、印度的村社传统为参照[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农村基层建设中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J];四川党史;2002年04期

2 龙少华;;论中国共产党三代杰出领导核心的产生及历史地位[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3 王玉云;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整合社会的功能[J];党政论坛;2003年12期

4 胡明;论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制度因素与非制度因素的统一[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3年09期

5 胡序杭;关于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制度保障的思考[J];长白学刊;2004年04期

6 李殊平;关于城市社区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发挥政治领导核心作用的思考[J];前沿;2005年11期

7 本刊评论员;;充分发挥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J];党建研究;2006年11期

8 刘冀瑗;;论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基本途径[J];长白学刊;2007年04期

9 刘继曾;论经济领导核心成员的素质[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85年05期

10 ;关于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理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秉权;;以和谐社会的理念构筑和谐的公共管理领导核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舒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党[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3 朱民;;学习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对党的先进性的论述[A];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Ⅱ)[C];2003年

4 沈维新;;中国稳定的关键在领导核心——学习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一点体会[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1年年会交流论文[C];2001年

5 米庆良;;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搞好环境保护[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吴智棠;;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体制取决于国情[A];近现代史与国情问题研究[C];1991年

7 陈东林;邢茹玉;;新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开创与确立[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庄严;;试论邓小平成为我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历史必然性[A];浙江省暨华东六省一市党史系统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古浪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充分发挥县委的领导核心作用[N];武威日报;2007年

2 本报评论员;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N];廊坊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胡元珏;党建科学化:领导核心怎样领航?[N];中国化工报;2012年

4 本报评论部;锻造更为坚强的领导核心[N];人民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李行;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N];新疆日报(汉);2014年

6 本报评论员;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N];兵团日报(汉);2013年

7 海军政治委员 刘晓江;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N];解放军报;2010年

8 盛若蔚邋李章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呼唤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N];人民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姚彤;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夯实基层基础[N];新疆日报(汉);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薛丰;当代中国行政领导核心价值观研究[D];延安大学;2010年

2 韩巍巍;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发展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3 李静;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生产力发展思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陈永琴;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35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435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4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