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区域化党建与提升党的社会整合力

发布时间:2019-05-12 16:44
【摘要】:社会多元化与自主性的增强使传统单位制党建模式难以适合社会整合的要求。区域化党建是在社会发展样式转变背景下重构党的社会整合功能,从党要管党与整合社会两个基点出发,通过党领导和组织社会的功能结构的变革与调适,促进党建与社会多元化发展相结合,创新党的社会整合体制,在推进党与社会协调发展中增强党对社会的整合力。
[Abstract]:With the enhancement of social diversification and autonomy, the traditional unit system party building model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integration. Regionalized party building is to reconstruct the party's social integration fun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han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style, starting from the two basic points that the party should manage the party and the integrated society, and through the reform and adjustment of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society. We should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party building and social diversification, innovate the party's social integration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party's integration with society in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and society.
【作者单位】: 中共浙江宁波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区域化党建与提升基层党组织社会整合力研究”(项目编号:2014B03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2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杜彬伟;;区域化党建及其功能定位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静;开发区治理背景下区域化党建联动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2 张惠敏;专业成长视角下学校党支部书记队伍现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勃·休伯,张大川;社会整合理念:一份政策研究议程[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4年03期

2 崔晓庚,郜世奇;社会整合与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实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乔启国;论转型期党的社会整合任务[J];科学决策;2005年07期

4 赵佳维,杨建华;村规民约与社会整合[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09期

5 李尚清;加强党的社会整合和执掌政权功能建设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9期

6 王学春,李葆华;社会整合视角下的执政能力建设[J];理论前沿;2005年09期

7 朱前星;;浅析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整合[J];理论前沿;2006年17期

8 朱前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分析[J];世纪桥;2006年09期

9 程铁军;;社会整合:西方学者的理念追寻[J];学习月刊;2007年08期

10 严学钧;;公共性:社会整合的价值关切[J];前沿;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志平;;社会整合视野下上海社会60年的发展与变迁[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2 翟桂萍;孙力;;社会整合: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路径——以上海社区党建为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3 钟其;;通过制度的社会整合——试论制度整合[A];秩序与进步:浙江乡村社会巨变历程与经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增武;许尧;;在社会整合中实现社会和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远太;;从分化到合作:当代社会建设的政治意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黄建新;;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兼论转型时期社会组织的复位[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罗峰;;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和谐社会视野中执政党的社会整合[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8 罗峰;;“嵌入性”视角中的政党权威与社会整合:一种比较分析[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9 赵佳维;;村规民约:农村社会整合的一种重要机制[A];浙江省社会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胡献忠;;社会整合中的青年群众工作[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赵树坤;通过司法助益社会整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朴林;社会整合与和谐社会[N];学习时报;2007年

3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罗峰 教授;完善公共治理 促进社会整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赵海均;积极慎重地推进社会整合[N];工人日报;2000年

5 王运生;社会整合:从价值到行为[N];社会科学报;2000年

6 一溪;执政党的重要功能是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N];东方城乡报;2013年

7 谭雪;从社会整合看统一战线[N];联合日报;2006年

8 北京大学 张静;身份:公民权利的社会配置与认同[N];光明日报;2009年

9 陈光金;建构社会和谐研究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10 ;改革与创新:中国的发展与中国的未来[N];文汇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忠东;美国穆斯林的信仰实践与社会整合[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罗峰;变革社会中的政党权威与社会整合[D];复旦大学;2006年

3 李沛;祠堂、祠堂戏剧与社会整合[D];复旦大学;2011年

4 刘惠;利益分化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贾绘泽;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整合[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涂小雨;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7 吕小康;社会转型与秩序变革:潜规则盛行的社会学阐释[D];南开大学;2009年

8 黄建文;新时期执政党社会整合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崔晓晖;意识形态认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思想基础[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耀国;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历史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平婧;公民社会成长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现代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洋;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整合中的权威构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刮德祥;嵌入视角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整合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何丹;从组织整合到社会整合[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文斌;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完善社会整合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佟岳芳;社会工作视域下的职业团体内部自助与社会整合[D];吉林大学;2012年

8 田淑芳;李鸿章的社会整合与控制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9 罗凌波;论中国共产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整合机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贾玉娇;下岗工人关系网络的重构[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75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475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8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