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态变化中官员的公民身份认知回归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霞;公民身份理论内涵探析[J];人文杂志;2005年03期
2 李攀;;对公民身份双重维度的演变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3 张海夫;;公民社会的生成与公民身份的变迁[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S1期
4 赵光锐;;欧洲公民与国家公民:欧盟双重公民身份问题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李明明;;从移民安全问题看欧盟的公民身份制度[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郭忠华;;公民身份的研究范式——理论把握与本土化解释[J];学海;2009年03期
7 郭忠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公民身份体系的建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从崭新的社会政策角度全面考察公民身份[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1期
9 岳立涛;;农民社会资本的嬗变及其对农民公民身份的塑构——以山东农村X村为例[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蒋红军;;公民身份导向的城市化发展及其影响[J];理论与改革;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宏彩;;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孟山;公民身份:西方与中国的时空错异[N];华夏时报;2010年
2 迈克尔·J.桑德尔 王佳祺 编译整理;公民身份:面向世界的认同与表达[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冯玉军;全球化时代的“公民身份”困境[N];检察日报;2011年
4 特约记者 郭忠华 中山大学;重新思考女性主义公民身份[N];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特约记者 郭忠华 (中山大学);东方社会的公民身份[N];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杨绿 编译;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公民身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岳明珠;“婚姻状态”脱离公民身份标签尚需慎重[N];中国商报;2013年
8 英国开放大学教授 恩靳·F·艾辛 郭忠华 译;公民身份行为在不同行动中得以实现[N];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陈小方;美海外居民纷纷放弃美国公民身份[N];法制日报;2014年
10 记者 胡光耀;放宽移民政策[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书文;公民身份与养老保障的平等[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2 张昌林;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伟;在平等与不平等之间: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海荣;关于公民身份行为的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和雪;公民身份意识及其培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4 吴晓;公民身份理论视角下的马克思公民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李君静;公民身份理论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6 于淼淼;T·H·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评析[D];吉林大学;2015年
7 李佳雯;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及其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严俊;西方公民身份理论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欢欢;五四知识分子关于中国人身份的讨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蒋少飞;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中的公民身份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74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574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