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抗日根据地妇女纺织运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0 22:18
妇女纺织运动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击溃敌军、保家卫国而开展的生产物资储备战,带有明显的政治性与革命性。在战火不断、硝烟弥漫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妇女纺织运动与大生产运动齐头并进,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而稳固的物质基础。妇女纺织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经济建设工作与妇女解放工作的又一阶段性胜利,妇女纺织运动的辉煌成绩既是根据地经济复苏发展的强劲推手,又是农村妇女实现自身解放的有力砝码。抗战时期妇女纺织运动的历史性突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时至今日,战时我党的工作经验仍具有弥足珍贵的借鉴价值,指导着当今社会妇女工作有序开展。作为我党最早建立的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晋绥抗日根据地,地理位置独特,战略意义重大。晋绥抗日根据地是党中央延安与各抗日根据地的交通枢纽与中转站,承担着巨大的战情传递任务与生产物资供应任务,是阻止敌人进犯延安的屏障,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晋绥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战略作用使其成为诸多学者争相研究的对象,迄今为止学术界以晋绥抗日根据地为地域、以经济建设为主体的研究多集中于农业生产、减租减息、金融贸易等方面,对纺织生产的探析寥若星辰,将纺织生产与妇女解放运动相结合的成果更是寥寥无几...
【文章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晋绥抗日根据地开展妇女纺织运动的历史背景
2.1 晋绥抗日根据地概览
2.1.1 自然社会环境
2.1.2 独特的战略地位
2.2 抗战前晋绥妇女的生活状况
2.3 晋绥抗日根据地开展妇女纺织运动的必要性
2.3.1 自然灾害侵袭,生存艰难
2.3.2 敌军残酷扫荡
2.3.3 根据地军民基本生活困难
2.3.4 进一步促进妇女解放
第三章 晋绥抗日根据地开展妇女纺织运动的进程
3.1 萌芽起步阶段(1941—1942 年)
3.1.1 政府正确领导
3.1.2 妇救会积极参与
3.1.3 有纺织基础的地区先期恢复
3.1.4 无纺织基础的地区初步兴起
3.2 全面发展阶段(1943—1945 年)
3.2.1 政府全力推动
3.2.2 建立妇女纺织合作社
3.2.3 开展纺织训练班,推广技术
3.2.4 培养积极分子,树立纺织劳模
3.2.5 注重精纺精织,提高质量
第四章 晋绥抗日根据地开展妇女纺织运动的效果
4.1 具体成就
4.1.1 保证军需民用,支援战争
4.1.2 促进根据地经济发展
4.1.3 改善妇女社会及家庭地位
4.1.4 提高妇女文化水平
4.1.5 净化社会不良风气
4.2 不足之处
4.2.1 妇女自身解放意识欠缺
4.2.2 工作强度大增加妇女生活负担
第五章 晋绥抗日根据地开展妇女纺织运动的经验启示
5.1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
5.2 重视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
5.3 积极发挥妇联的组织动员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家庭走向社会——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妇女角色的转变[J]. 王惠君.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2]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经验启示[J]. 范红霞. 中国妇运. 2015(09)
[3]抗日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妇女纺织运动[J]. 徐璐. 沧桑. 2013(03)
[4]妇女纺织对晋冀鲁豫边区救荒的贡献[J]. 余全有. 古今农业. 2012(02)
[5]抗日战争时期妇女纺织运动及其意义——以山西省武乡县为例[J]. 许淑贤. 妇女研究论丛. 2012(03)
[6]晋西北根据地妇女劳动力资源开发探析——以纺织妇女为例[J]. 李常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7]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乡村妇女社会化[J]. 李常生.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03)
[8]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妇女纺织运动[J]. 刘晓丽. 晋阳学刊. 2005(03)
[9]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纺织运动的考察[J]. 刘萍. 抗日战争研究. 1998(02)
[10]淮北抗日根据地纺织运动初探[J]. 陆文培.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3)
硕士论文
[1]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妇女工作研究[D]. 杨敏玲.吉林大学 2015
[2]抗日根据地时期晋西北妇女的日常生活[D]. 王慧芳.山西师范大学 2013
[3]中共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妇女状况研究[D]. 郭磊.首都师范大学 2009
[4]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妇女生产运动探析[D]. 杨颖.河北师范大学 2007
[5]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灾荒与救济研究[D]. 苑书耸.山东师范大学 2006
[6]略论妇女运动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位和特点[D]. 莫庆红.湘潭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91767
【文章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晋绥抗日根据地开展妇女纺织运动的历史背景
2.1 晋绥抗日根据地概览
2.1.1 自然社会环境
2.1.2 独特的战略地位
2.2 抗战前晋绥妇女的生活状况
2.3 晋绥抗日根据地开展妇女纺织运动的必要性
2.3.1 自然灾害侵袭,生存艰难
2.3.2 敌军残酷扫荡
2.3.3 根据地军民基本生活困难
2.3.4 进一步促进妇女解放
第三章 晋绥抗日根据地开展妇女纺织运动的进程
3.1 萌芽起步阶段(1941—1942 年)
3.1.1 政府正确领导
3.1.2 妇救会积极参与
3.1.3 有纺织基础的地区先期恢复
3.1.4 无纺织基础的地区初步兴起
3.2 全面发展阶段(1943—1945 年)
3.2.1 政府全力推动
3.2.2 建立妇女纺织合作社
3.2.3 开展纺织训练班,推广技术
3.2.4 培养积极分子,树立纺织劳模
3.2.5 注重精纺精织,提高质量
第四章 晋绥抗日根据地开展妇女纺织运动的效果
4.1 具体成就
4.1.1 保证军需民用,支援战争
4.1.2 促进根据地经济发展
4.1.3 改善妇女社会及家庭地位
4.1.4 提高妇女文化水平
4.1.5 净化社会不良风气
4.2 不足之处
4.2.1 妇女自身解放意识欠缺
4.2.2 工作强度大增加妇女生活负担
第五章 晋绥抗日根据地开展妇女纺织运动的经验启示
5.1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
5.2 重视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
5.3 积极发挥妇联的组织动员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家庭走向社会——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妇女角色的转变[J]. 王惠君.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2]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经验启示[J]. 范红霞. 中国妇运. 2015(09)
[3]抗日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妇女纺织运动[J]. 徐璐. 沧桑. 2013(03)
[4]妇女纺织对晋冀鲁豫边区救荒的贡献[J]. 余全有. 古今农业. 2012(02)
[5]抗日战争时期妇女纺织运动及其意义——以山西省武乡县为例[J]. 许淑贤. 妇女研究论丛. 2012(03)
[6]晋西北根据地妇女劳动力资源开发探析——以纺织妇女为例[J]. 李常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7]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乡村妇女社会化[J]. 李常生.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03)
[8]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妇女纺织运动[J]. 刘晓丽. 晋阳学刊. 2005(03)
[9]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纺织运动的考察[J]. 刘萍. 抗日战争研究. 1998(02)
[10]淮北抗日根据地纺织运动初探[J]. 陆文培.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3)
硕士论文
[1]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妇女工作研究[D]. 杨敏玲.吉林大学 2015
[2]抗日根据地时期晋西北妇女的日常生活[D]. 王慧芳.山西师范大学 2013
[3]中共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妇女状况研究[D]. 郭磊.首都师范大学 2009
[4]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妇女生产运动探析[D]. 杨颖.河北师范大学 2007
[5]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灾荒与救济研究[D]. 苑书耸.山东师范大学 2006
[6]略论妇女运动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位和特点[D]. 莫庆红.湘潭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91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09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