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党组织凝聚力提升研究 ——基于组织管理视角
发布时间:2021-05-22 22:11
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凝聚力的强弱直接体现党执政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定长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转变,村党组织凝聚力建设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党组织凝聚力提升或增强,更是党的农村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目前村党组织凝聚力研究大多集中在党史党建领域,突出制度体制分析,从管理学视角进行的研究较少,实证分析缺乏。因此,本文借鉴组织凝聚力的相关理论,从组织管理视角出发,构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党组织凝聚力模型。从价值认同、领导者胜任力、人际关系、组织目标、利益共享五个维度探讨村党组织凝聚力影响因素,从目标一致、情感一致、行为一致三个维度研究村党组织凝聚力。并根据模型设计村党组织凝聚力调查问卷,选择晋州市周家庄村和邢台市内丘县的中冯村、北双流村、北岭村、大冯村作为调查地点,回收有效问卷237份。运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相应研究结论。研究结论显示:村民对乡村振兴基本发展政策的认同程度与村党组织凝聚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村党组织尤其领导者(村支部...
【文章来源】: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凝聚力
2.1.2 村党组织凝聚力
2.1.3 乡村振兴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组织认同理论
2.2.2 社会交换理论
2.2.3 社会整合理论
3 变量选择与研究假设
3.1 村党组织凝聚力测量指标
3.1.1 村党组织凝聚力变量设置
3.1.2 村党组织凝聚力影响因素变量设置
3.2 研究模型建立与理论假设
3.2.1 研究模型的建立
3.2.2 研究假设
3.3 问卷设计及检验
3.3.1 问卷设计
3.3.2 问卷信效度检验
3.3.3 问卷发放与回收
3.3.4 变量赋权
4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受访者基本信息统计
4.1.2 村党组织凝聚力影响因素状况统计
4.1.3 村党组织凝聚力状况统计
4.1.4 差异性分析
4.2 相关性分析
4.2.1 价值认同与村党组织凝聚力相关性分析
4.2.2 领导者胜任力与村党组织凝聚力相关性分析
4.2.3 人际关系与村党组织凝聚力相关性分析
4.2.4 组织目标与村党组织凝聚力相关性分析
4.2.5 利益共享与村党组织凝聚力相关性分析
4.3 回归分析
4.4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
5.2.1 坚定基本价值观宣传,提升价值认同
5.2.2 全方位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的胜任力
5.2.3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实现人际和谐
5.2.4 确立基层发展切实合理的目标,促进目标认同
5.2.5 完善基层利益共享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J]. 郝振荣. 延边党校学报. 2019(06)
[2]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基层探索梳理[J]. 臧雪文,司文君. 国家治理. 2019(27)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困境与化解思路[J]. 张静,王欢.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J]. 韩俊. 中国乡村发现. 2018(06)
[5]农村基层党组织怎样增强凝聚力[J]. 禹辉映. 人民论坛. 2019(03)
[6]解析农村党组织建设问题与策略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J]. 许杰.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1)
[7]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析[J]. 王聪.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8(04)
[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与难题[J]. 魏后凯.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8(11)
[9]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J]. 张孝卫.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8(04)
[10]以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村庄规划建设[J]. 张强. 北京观察. 2018(07)
博士论文
[1]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研究[D]. 宋庆森.中共中央党校 2017
[2]魅力型领导对团队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 张志杰.华中科技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问题研究[D]. 顾高亮.曲阜师范大学 2017
[2]高校班干部行为对班级凝聚力的影响[D]. 谢海红.河北工业大学 2014
[3]新时期社区党组织凝聚力研究[D]. 杨岳飞.中共中央党校 2012
本文编号:3201745
【文章来源】: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凝聚力
2.1.2 村党组织凝聚力
2.1.3 乡村振兴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组织认同理论
2.2.2 社会交换理论
2.2.3 社会整合理论
3 变量选择与研究假设
3.1 村党组织凝聚力测量指标
3.1.1 村党组织凝聚力变量设置
3.1.2 村党组织凝聚力影响因素变量设置
3.2 研究模型建立与理论假设
3.2.1 研究模型的建立
3.2.2 研究假设
3.3 问卷设计及检验
3.3.1 问卷设计
3.3.2 问卷信效度检验
3.3.3 问卷发放与回收
3.3.4 变量赋权
4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受访者基本信息统计
4.1.2 村党组织凝聚力影响因素状况统计
4.1.3 村党组织凝聚力状况统计
4.1.4 差异性分析
4.2 相关性分析
4.2.1 价值认同与村党组织凝聚力相关性分析
4.2.2 领导者胜任力与村党组织凝聚力相关性分析
4.2.3 人际关系与村党组织凝聚力相关性分析
4.2.4 组织目标与村党组织凝聚力相关性分析
4.2.5 利益共享与村党组织凝聚力相关性分析
4.3 回归分析
4.4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
5.2.1 坚定基本价值观宣传,提升价值认同
5.2.2 全方位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的胜任力
5.2.3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实现人际和谐
5.2.4 确立基层发展切实合理的目标,促进目标认同
5.2.5 完善基层利益共享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J]. 郝振荣. 延边党校学报. 2019(06)
[2]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基层探索梳理[J]. 臧雪文,司文君. 国家治理. 2019(27)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困境与化解思路[J]. 张静,王欢.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J]. 韩俊. 中国乡村发现. 2018(06)
[5]农村基层党组织怎样增强凝聚力[J]. 禹辉映. 人民论坛. 2019(03)
[6]解析农村党组织建设问题与策略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J]. 许杰.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1)
[7]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析[J]. 王聪.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8(04)
[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与难题[J]. 魏后凯.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8(11)
[9]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J]. 张孝卫.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8(04)
[10]以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村庄规划建设[J]. 张强. 北京观察. 2018(07)
博士论文
[1]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研究[D]. 宋庆森.中共中央党校 2017
[2]魅力型领导对团队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 张志杰.华中科技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问题研究[D]. 顾高亮.曲阜师范大学 2017
[2]高校班干部行为对班级凝聚力的影响[D]. 谢海红.河北工业大学 2014
[3]新时期社区党组织凝聚力研究[D]. 杨岳飞.中共中央党校 2012
本文编号:3201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201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