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校学生是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群体,要将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人员吸纳到共产党中,为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政权巩固做出贡献。高校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群体的思想先进分子,不仅具备做事应有的能力与水平,也能时刻保持自己思想上积极拥护党的纲领的清醒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与重要保证。现阶段高校学生党员已成为中共党员队伍发展壮大的重要来源,不断地对党员结构进行优化,在党员队伍中充满着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为此,党的战斗力、凝聚力以及生命力将很大程度上受到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状况的影响。大学生党员应通过自我锻造、自我提高、自我总结等方式,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在思想政治素质、传统优秀品质、纪律作风要求和文化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出努力。与此同时,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对自我党员身份的承认与认同,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党性修养的提升需要在党性原则约束与指引下,主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其在思想和行为上都能达到合格党员的标准与要求。现如今,经过调查研究表明: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状况总体是好的。高校学生党员大多数能做到积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关心国内外时事政治,对国家有着强烈的民族荣誉感与自豪感,绝不认可危害国家安全与稳定、破坏祖国领土完整的行为,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言论有一定的清醒认识。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国家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也有机可乘,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思想传播到中国。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党员,在党性修养的认识上存在了一些问题和偏差,产生了一些不良风气与认识,这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同样具有弱化作用,使得不少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产生了些许怀疑与动摇。首先,在近段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所面临的困惑与困难的调查分析中,反映出现阶段高校学生党员的一些问题:不愿主动学习党的相关知识与理论;不能在艰苦环境中磨练自身的意志;在面临纷繁复杂的诱惑时,不能保持清醒的思想意识与坚定的理想信念。其次,大学生由于年龄偏小、人身阅历少的先天劣势,导致知识结构不完整、缺乏科学辩证的思维能力,不能在复杂的局面中找寻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高校学生党员对于党性修养提升的专注度不高,这是因为高校普通学生与党组织成员的双重身份,造成了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升过程中的顾虑,往往更看重自己的学生角色,更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自身利益,以及党员身份带给自己的可能利益,从而忽视了党员的具体职责以及党员在党组织中的主体地位,这时候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便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对于高校学生党员所表现出的实际困难,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问题的原因可以从外部环境影响和自身党员身份认同感不强这两方面来分析。外部环境方面主要是消极、负面的社会思想增多,学校党组织未及时对学生党员进行好的引导;高校学生党员自身建设方面,没有对自身党员身份的认同感,自律能力差,不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的提升影响着高校学生党员的健康成长,影响着国家繁荣富强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同时也预示着学生党员真正地进行了党员身份的自我认同并逐渐成长为合格的党员。因此,大学生党员在和谐世界的背景下,需要认识到加强党性修养的对自身、社会、国家的重要性,要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水平。提升高校学生党性修养的水平,最主要的是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研究,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党性修养不理想的现状与原因,探索提升党性修养的途径与方法,保卫好高校党员培养的圣洁之地,使学生党员清晰地明白自身责任,使中国共产党的永葆先进性并有能力承担国家发展的使命。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依据、相关问题研究现状,文章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点与难点。其次:阐述了党员党性与党性修养相关概念。分别对党性与党性修养的概念进行表述,并分析了党性与党性修养的相关性,从而得出,提升自身党性的过程也就是党员党性修养形成的过程。紧接着: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淡化的现象与原因。在肯定大部分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状况良好的同时,指出其他部分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并不理想。这个部分主要在分析其他部分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淡化的表现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党性修养淡化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一部分对提升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对策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 党性修养 现状与分析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67.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引言11-18
- 1.1 选题依据11-14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12-13
- 1.1.3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6-17
- 1.3.1 研究思路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17-18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17
- 1.4.2 本文的难点17-18
- 第2章 党性与党性修养的相关概念18-23
- 2.1 党性概念的历史溯源及内涵18-19
- 2.2 党性修养的概念19-21
- 2.2.1 理论修养19-20
- 2.2.2 政治修养20
- 2.2.3 思想道德修养20
- 2.2.4 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的修养20
- 2.2.5 组织纪律的修养20-21
- 2.2.6 优良作风的修养21
- 2.3 党性与党性修养相关性21-22
- 2.4 大学生党性与党性修养22-23
- 第3章 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淡化的现象及成因23-32
- 3.1 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淡化的现象23-27
- 3.1.1 入党动机功利化现象23-24
- 3.1.2 理想信念模糊化现象24-26
- 3.1.3 组织纪律涣散化现象26
- 3.1.4 宗旨意识衰弱化现象26-27
- 3.2 当代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淡化的原因27-32
- 3.2.1 环境的复杂化27-29
- 3.2.2 学生党员自身修养的局限性29-30
- 3.2.3 高校党员管理机制不完善30-32
- 第4章 提升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对策32-45
- 4.1 营造高校学生党员学习的良好氛围32-36
- 4.1.1 优化校园育人环境33-35
- 4.1.2 建设校园和谐氛围35
- 4.1.3 营造校园民主氛围35-36
- 4.2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监督36-38
- 4.2.1 严格党员的发展过程36-38
- 4.2.2 加强学生党员自我监督38
- 4.3 健全高校学生党员的管理机制38-40
- 4.3.1 完善党员实践机制38-39
- 4.3.2 健全党员考核评估机制39
- 4.3.3 建立党员激励和制约机制39-40
- 4.3.4 强化支部考评机制40
- 4.4 重视高校党务教育队伍的发展40-45
- 4.4.1 明确“高校党务教育队伍”职责41-42
- 4.4.2 解决“高校党务教育队伍”的困境42-43
- 4.4.3 提高“高校党务教育队伍”素质43-45
- 结语45-46
- 致谢46-47
- 参考文献47-5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喜荣;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的修养[J];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04期
2 顾永东,李海兵;加强对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J];唯实;2002年10期
3 陈刚;浅谈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制度的构建[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2年04期
4 莫税英;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之我见[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5 卓汪权;高校学生党员应注重自身文化建设[J];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6 袁锴;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7 万军;关于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思考[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刘月娥;浅论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07期
9 吕淼华,劳俊华;在高校学生党员中开展先进性教育意义重大[J];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10 林庆藩;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远奎;姜波;岳会敏;关雪虹;关玉晶;;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的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佳楠;;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的思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王震远;周春;;高校学生党员影响力现状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为例[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唐静萍;周大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与党建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罗爱军;张慧欣;;高校学生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综合评价体系探究[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人文社科与教育学分册)[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飞(作者单位: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对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思考[N];安徽经济报;2006年
2 周鸿(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管理科学学院);搞好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N];广西日报;2005年
3 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罗永宽;构建保持高校 学生党员先进性 长效机制的战略意义[N];湖北日报;2005年
4 蒋阳;健全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N];组织人事报;2006年
5 记者 樊哲高;部属高校学生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报告会举行[N];中国电子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华甲;工信部举办所属高校学生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报告会[N];中国工业报;2009年
7 记者 赵媛;部举办高校学生党员学习实践活动报告会[N];人民邮电;2009年
8 张建栋;高校学生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研究(二)[N];组织人事报;2014年
9 唐伟尧;论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N];甘肃日报;2005年
10 张建栋;高校学生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研究(一)[N];组织人事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先永;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内容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王贵新;高校学生党员责任意识生成及培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丽娜;高校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张璇;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5 毛艺蓉;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员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6 贾龙宇;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郭晓芳;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玮玲;高校学生党员培养与发展工作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任瑞青;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虞晓勤;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20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