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连云区村干部激励机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5 22:14
村干部是我国农村建设的直接推动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是带领村庄发展、村民致富的主要力量。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村干部激励工作,不断提高其创造力、执行力和积极性,促进村干部队伍可持续健康发展,引导其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出力,为广大村民服务。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近年来连云港市连云区积极实施村干部薪酬体系改革,常态落实村干部“三规三定”专项行动,创新实施村社干部“三牌”管理三级激励,从物质激励、政治激励、精神激励、发展激励等方面积极构建村干部激励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也发现连云港市连云区村干部激励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政策工具体系仍需完善,物质激励手段有待优化,精神激励力度需要加大,发展激励途径较为单调,岗位目标结果运用不足;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激励理念需要更新,激励体系不够健全,制度落实不够到位。通过对比借鉴国内其它地区村干部激励机制的有益经验,立足于本地实际,优化连云港市连云区村干部激励的对策包括完善村干部激励过程中的政策工具,优化村干部物质激励,深化村干部精神激励,强化村干部发展激励,善用监督管理进行激励等。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18(1)年龄分布情况如图3-1所示。图3-1年龄分布情况Figure3-1Thedistributionofage(2)性别分布情况如图3-2所示。图3-2性别分布情况Figure3-2Thedistributionofgender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18(1)年龄分布情况如图3-1所示。图3-1年龄分布情况Figure3-1Thedistributionofage(2)性别分布情况如图3-2所示。图3-2性别分布情况Figure3-2Thedistributionofgende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完善基层农村村干部激励机制的研究——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J]. 于佳琳. 纳税. 2017(29)
[2]中国海洋环境治理的政策工具选择与应用——基于1982—2016年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J]. 许阳. 太平洋学报. 2017(10)
[3]村干部工作激励机制问题研究[J]. 肖向前.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7(04)
[4]我国当前学前教育政策工具选择偏向及其影响——基于《国家长中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来的主要政策文本的分析[J]. 吕武. 教育科学. 2016(01)
[5]交易成本视角下政策工具的选择与创新[J]. 湛中林.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5(05)
[6]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分类与政策工具挖掘——基于中关村数据的研究[J]. 张永安,耿喆,王燕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17)
[7]“政府兜底”:农村社会冲突管理中的政策工具选择[J]. 杨华,王会.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04)
[8]村干部激励机制探析——基于重庆市巴南区的调查[J]. 蒋维兵.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5(03)
[9]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探析[J]. 曾艳青. 新西部(理论版). 2014(20)
[10]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视角下的村干部激励研究[J]. 蒋百平,伍志锐. 东方企业文化. 2012(07)
硕士论文
[1]泰兴市村干部激励措施研究[D]. 陆丛飞.扬州大学 2018
[2]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D]. 黄龙翔.江西财经大学 2018
[3]阳江市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D]. 范玉霞.华南理工大学 2016
[4]定州市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D]. 黄毅玲.河北大学 2016
[5]新泰市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D]. 王勤广.山东农业大学 2015
[6]台山市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D]. 黄丽新.华南理工大学 2011
[7]村干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真.湘潭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96905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18(1)年龄分布情况如图3-1所示。图3-1年龄分布情况Figure3-1Thedistributionofage(2)性别分布情况如图3-2所示。图3-2性别分布情况Figure3-2Thedistributionofgender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18(1)年龄分布情况如图3-1所示。图3-1年龄分布情况Figure3-1Thedistributionofage(2)性别分布情况如图3-2所示。图3-2性别分布情况Figure3-2Thedistributionofgende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完善基层农村村干部激励机制的研究——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J]. 于佳琳. 纳税. 2017(29)
[2]中国海洋环境治理的政策工具选择与应用——基于1982—2016年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J]. 许阳. 太平洋学报. 2017(10)
[3]村干部工作激励机制问题研究[J]. 肖向前.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7(04)
[4]我国当前学前教育政策工具选择偏向及其影响——基于《国家长中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来的主要政策文本的分析[J]. 吕武. 教育科学. 2016(01)
[5]交易成本视角下政策工具的选择与创新[J]. 湛中林.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5(05)
[6]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分类与政策工具挖掘——基于中关村数据的研究[J]. 张永安,耿喆,王燕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17)
[7]“政府兜底”:农村社会冲突管理中的政策工具选择[J]. 杨华,王会.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04)
[8]村干部激励机制探析——基于重庆市巴南区的调查[J]. 蒋维兵.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5(03)
[9]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探析[J]. 曾艳青. 新西部(理论版). 2014(20)
[10]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视角下的村干部激励研究[J]. 蒋百平,伍志锐. 东方企业文化. 2012(07)
硕士论文
[1]泰兴市村干部激励措施研究[D]. 陆丛飞.扬州大学 2018
[2]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D]. 黄龙翔.江西财经大学 2018
[3]阳江市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D]. 范玉霞.华南理工大学 2016
[4]定州市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D]. 黄毅玲.河北大学 2016
[5]新泰市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D]. 王勤广.山东农业大学 2015
[6]台山市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D]. 黄丽新.华南理工大学 2011
[7]村干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真.湘潭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96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39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