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生活场域的介入与政治再造——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公共读报活动
发布时间:2021-11-15 20:3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读报组和黑板报为主要形式,开展了广泛的基层公共读报活动。党的基层公共读报活动受苏联经验的影响,适应了边区和各根据地经济和群众文化落后的实际,具有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化和组织化动员的特点。基层公共读报活动通过对群众日常生活和空间场域的再造,起到了政治动员、社会教育、发动生产、活跃群众文化的作用。政治权力通过公共读报活动向基层群众生活场域延伸,促进了基层信息传播模式乃至权力结构的重组。
【文章来源】:编辑之友.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背景与制度化建设
1.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背景
2.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制度化建设
二、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运作方式与群众生活场域的介入
1.读报组与基层群众日常生活的介入
2.黑板报与基层群众生活空间的改造
三、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政治功效
1.基层群众的政治动员
2.基层群众社会教育的开展
3.基层生产运动的发动
4.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舆论引导力建构[J]. 刘晓伟. 编辑之友. 2019(05)
本文编号:3497449
【文章来源】:编辑之友.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背景与制度化建设
1.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背景
2.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制度化建设
二、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运作方式与群众生活场域的介入
1.读报组与基层群众日常生活的介入
2.黑板报与基层群众生活空间的改造
三、基层公共读报活动的政治功效
1.基层群众的政治动员
2.基层群众社会教育的开展
3.基层生产运动的发动
4.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舆论引导力建构[J]. 刘晓伟. 编辑之友. 2019(05)
本文编号:3497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497449.html